【求索】流动政务厅 创新解民忧
阮爱清
最近,“龙港流动政务厅”成为一道亮眼的风景。一辆改造过的政务服务车,在龙港西排农贸市场门前,为市场商户办理营业执照变更;住在偏远的瑞联社区超过70岁的老人,可以在家门口办理老年公交卡。每一位享受服务的群众都竖起大拇指点赞。
“流动政务厅”的创新,打破传统政务服务的物理空间和时间限制,以主动服务、灵活适配和多维协同为核心特点,体现了一系列创新实践,实现了从“你来”到“我往”,从“工作时间”到“预约时间”,从“固定窗口”到“流动服务”的突破创新,成为了“勇创新、解民忧,为民服务新举措;送温暖、得民心,改革路上好榜样”。
三个层次解读“政务创新”
从实践和执行的层面,体现政务创新的实践论。这个项目是“体民情、察民意、解民忧”的典型案例。体民情察民意指的是流动政务厅的创新,是针对群众的痛点堵点。一是群众办理时间上有困难;二是特殊群体和偏远地区群众办事情困难;三是需求量相对集中的周期性事项的办理。针对这些痛点难点。龙港创新流动政务厅的解决办法,执行下来,效果很好,每一个老百姓都非常的满意,没有一个不叫好。实践是检验政务创新的最好方式。
从能力与路径层面,体现政务创新的方法论。流动政务厅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科技赋能、迭代升级。改革创新是指,在解决问题思路上,从时间、空间、对象上进行突破创新。科技赋能是指不断挖掘数字政府建设的已有成果,包括数据库建设、网络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迭代升级是指,流动政务厅的服务从一件事情的办理拓展到一类事情,从固定时间拓展到预约式,从常态化的周二、周四加上预约并提前公示,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用跑”。
从信念和精神层面,体现政务创新的价值论。流动政务厅体现了“主动感知、主动谋划和主动推进”的三个主动。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到我们基层党和政府主动不断挖掘现有痛点,在现有的条件上进行改进升级,体现“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精神,在为群众办实事的事情上不断进取,在为人民服务这件事上永不满足。我们党和政府主动了解和攻克群众难点堵点,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充分展现了创新的价值追求。
流动政务厅的创新不仅体现在物理空间的突破,更通过技术赋能、流程重构和场景适配,实现了政务服务从“被动受理”到“主动服务”的转变。其核心价值在于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通过灵活性和精准性提升治理效能。未来将进一步探索AI、大数据与政务服务的深度结合,推动政务服务向智能化、智慧化发展。
展望AI赋能的“未来政务创新”
AI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为政务服务创造了新的创新空间。大胆展望,AI赋能的未来政务,随着多模态交互、政务云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以DeepSeek-R1为代表的AI工具支持快速适配不同政务场景,必定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幸福的体验。展望AI赋能的“智能政务”,将带来五个方面的效应。
一是提升服务效率与响应性。智能政务支持智能审批、政策推演等功能,将不断提升政务效率。例如,高频事项通过AI预审;智能语音与语义理解,节约办理时长。12345智能热线、政务助手等应用,通过自然语言处理精准捕捉用户需求,提供即时答复。在突发事件或特殊时期(如疫情),智能政务可快速部署流动政务至重点区域,提供应急审批服务。
二是增强服务个性化与主动性。智能政务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智能客服、智能搜索等功能,提升群众体验。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政务能够主动识别用户需求并推送相关服务,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可以利用流动服务车或流动站点,将政务服务延伸至偏远农村及老年群体,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办理服务,弥补数字鸿沟,更好地覆盖城乡与特殊群体。
三是体现动态性与迭代性。AI还有重要的功能,帮助动态地优化流程与方案,这需要依赖更加完善的数据收集,对基层情况的更全面准确地掌握。政务服务的普惠化与群众的积极参与性,使得服务积累的海量数据,反哺智慧政务平台,促进智能政务优化,形成服务与技术不断迭代的良性循环。
四是提高服务前瞻性和预见性。智能政务将更加体现个人和企业的生命周期特点,体现出前瞻性和预见性,更加贴心,体现温情的“人味”。例如,根据医疗相关信息判断群众家庭即将陷入困境,提前干预提供支持系统和资源。依据企业体检信息预判企业即将进入某个阶段,提前为之提供相关的政务服务信息。又如,创新更多政务服务,从事后检查监督提前到事前服务指导。
五是体现服务的生态性和集成性。智能政务能够更高效地整合多部门联办事项,并形成集成套餐式服务,形成更多的“一件事一次办”的集成服务。智能化可以助力政企合作生态构建,引入社会力量(如第三方技术公司、志愿者团队)参与政务服务,不断提升专业性与服务广度。
政务创新如何成功,我们看到了要充分发挥“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助力和赋能,同时更要看到创新背后的动力机制。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这正是政务创新的源源不竭的动力源泉。
作者单位:中共温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