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从“大平安”到“大安全”的南麂探索与实践
李海峰 李信滨
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党的二十大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没有合理、系统和结构性的安全应对,发展成果就不可能长期性、制度性和社会性地得到保障。2024年,依托南麂列岛的“世界级”资源优势,浙江省国家安全教育基地挂牌成立,自此国家安全教育“北有刘公岛,南有南麂岛”。
海岛坐标: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麂列岛考察足迹
浙江是全国最早提出并全面部署“大平安”建设战略的省份。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部署平安浙江建设,“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的安全逻辑在浙江早有体现。2005年5月1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考察南麂列岛,考察期间作出的重要指示,自然蕴含着“大平安”理念。如考察期间提出的“保护为主”与“适度开发”理念,逻辑根本一致于统筹发展和安全;“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里的生态环境,把生物多样性保护好”的情真意切里,饱含着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观念;“积极发展养殖业,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自然是出于向大海要粮的粮食安全考量;对基层干部和驻岛官兵“真正做到亲民爱民”的勉励,深刻揭示了“犁剑和鸣”的军事安全和国防安全逻辑;党员干部要“为村民做更多的实事好事,努力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嘱托,彰显了人民安全宗旨。
忠实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此后实践中,干部群众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定的理论自信和强烈的情感认同,不断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加安全。
确保政治安全,积蓄祖国统一之“势”——血缘和文化的力量终将战胜一切,而南麂的独特历史文化,使其成为浙江首批对台交流基地,是当下厚植反“独”促统民意基础的重要交流平台。确保生态安全,恪守人海和谐之“魂”——目前南麂已鉴定物种数共计2896种,比2005年增加了597种,尤其是中华凤头燕鸥的成功繁育,诠释着“神话之鸟”就应该生活在“碧海仙山”的逻辑必然,演绎海洋生态安全与生物安全“和”与“美”的内涵。确保资源安全,发掘耕海牧渔之“丰”——海洋资源安全是构筑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前沿,南麂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通过深化“渔旅融合”贯彻适度原则,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的优态共存。确保军事安全,厚植军民融合之“情”——南麂健全军地协调机制,专门组建拥军支前队伍,从优从特解决部队现实问题,保障来平部队顺利完成驻训任务,演绎着“军民融合”的强军之道。确保国土安全,坚定逐梦深蓝之“志”——南麂所处方位于我国发展蓝水海军、冲破岛链封锁、监控东海防空识别区、构筑近海防御体系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可谓是挫败外部势力干涉、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及海洋权益的重要前沿。确保人民安全,绘就安居乐业之“盛”——南麂如今已蝶变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美丽家园更加健康宜居,岛民增收更加有保证,公共服务更加优质普惠,社会治理更加高效协同,海洋文化自觉更加清晰主动。
二十年来,南麂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生动实践回答着“实现什么样的国家安全”“怎样实现国家安全”的时代命题。“势”“魂”“丰”“情”“志”“盛”六字表达着这里的人们对于“什么是安全”“什么样的状态最安全”的基本理解,其间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资源观、军事观、海权观、文化观和人民观,演绎着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基层更加灵动进取的积极内涵。
思想溯源:从“大平安”理念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跃迁
从“大平安”理念到总体国家安全观,实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生动写照,完成了从省域实践到国家战略的理论跃迁,丰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
首先是理论内涵一脉相承,从“八八战略”到伟大思想。“八八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与实践的集中体现,平安浙江是“‘八八战略’深化细化具体化的重要体现”。而且,平安浙江的“平安”是涵盖五位一体的总体平安,“至少包含政治安全、治安安全、信访安全、经济安全、生产安全、公共安全”,与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的系统性“大安全”逻辑根本一致。
其次是方法论逻辑一致,从科学的思维方法到世界观方法论。“大平安”理念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立发展起来的,讲求综合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强调“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总体国家安全观生成于当代中国安全实践,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与方法论,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大平安”理念与总体国家安全观共同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系统论思想,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完成理论升华。
第三是价值导向始终如一,从人民生活更加安康到人民安全宗旨。“富裕与安定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致富与治安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浙江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关于平安浙江决策部署的“五个更加、六个确保”的目标体系,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人民生活更加安康”。总体国家安全观同样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坚持人民安全宗旨,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
第四是实践路径一如既往,从平安浙江到平安中国。平安浙江在组织领导体系、体制机制创新、治理模式打造、社会力量动员等方面为全国创设了样板,开启了平安中国的省域先行探索。贯穿其间的“大平安”理念突破了传统安全观,强调治理能力的体系重构。总体国家安全观关键在于“总体性”,强调国家安全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实践中体现为全方位布局、全领域攻防、全时空展开和全社会动员。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平阳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