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朵花遇见一座城的美
“昨夜西风凋碧树”,周六晚间的“雨疏风骤”,花落知多少。
这阵子,春风又绿江南岸,正是上佳的踏青赏花季。如果要问,今年温州赏花哪家强,市区马鞍池公园的“夜樱”必须榜上有名。
春意盎然,百花争艳,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马鞍池公园的“夜樱”却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赛道上硬是走出一条独特的花路,成为新晋花魁,其热度在小红书、抖音、视频号等社交媒体上更是居高不下,被誉为温州春日浪漫的天花板。
春花各地有、年年有,为何马鞍池公园的“夜樱”今年格外火?从一朵花中如何遇见一座城的美好?
一
“夜樱暴击,美到窒息”的马鞍池公园先是在自媒体上火出了圈。据说最早是一位女网友拍到了夜间的马鞍池樱花与世贸大厦同框照。游园“夜樱”舞,世贸添“花框”,这组仰拍的美图吸引各路游客纷至沓来。
坐拥中心城区,高大“硬朗”外立面的世贸中心有着神奇的CP体质,百搭出片。此前,世贸大厦和巽山塔的古今同框照便已红极一时,吸引许多外地游客专门到此一游,寻找最佳机位。这组CP冰箱贴文创,还成了颇有人气的城市伴手礼。
而这一次,夜色中,璀璨的世贸大厦和马鞍池公园的樱花格外搭。一半灯火,一半春色,一半现代,一半自然,浪漫交融。
70多株染井吉野樱在灯光的加持下,如花火中盛放,繁星点点、流光溢彩,仰头是耸入云霄的世贸高楼,成为夜幕中绝佳的出片背景板。
“仿佛半座温州城的人都来了”,市民的朋友圈陆续被刷屏。一时间,马鞍池公园夜间游人如织,高峰客流甚至超过公园郁金香花展期间的日均客流量。据统计,短短一周多时间里,公园总客流超139800人次,夜间游园赏花客流量突破45000多人次,创历史新高。4月9日晚更是井喷式达到上万人次。
而在各大网络平台,各地网友纷纷自发分享花式好评:
“为了这个镜头,特意去了一趟温州。”
“现场效果和视频一样美,绝不是照骗!”
“被浪漫集中的春天,有一半在马鞍池公园的花中。”
比“夜樱”更精彩的,是拍片的人们。附近居民发现,很久没看到楼下的老牌公园这么热闹,年轻人出奇地多。过去一周,樱花进入盛花期后,现场效果愈发惊艳,每晚都有成千上万游客集中在近2000平方米的樱花园内,找角度、摆造型,热情拍照。
年轻人穿着汉服等“演出服”,扛着专业的“长枪短炮”,自备灯光和梯子,怎么美怎么来。现场还有手持补光灯、反光板的陪拍师群体。从业余爱好者到专业摄影师,只为把“夜樱”拍得更美。
二
这个春天,马鞍池“夜樱”成为不折不扣的流量担当。这样的爆火令人欣喜,这般的流量令人艳羡。“夜樱”的出圈密码,值得剖析。
随手可拍的便利。
“九宫格不够发!”到此一游的游客纷纷感慨。笔者在现场观察到,不论你是专业设备加持的摄影发烧友,还是手机随手拍的普通市民,马鞍池“夜樱”平等地善待每一位奔赴而来的游客。
这里的灯光,让素人夜拍可以不依赖补光设备,方便游客用手机随手拍大片、捕捉樱花最美瞬间。
这里的构图,因为举头望世贸这个独特的角度,哪怕现场游人比肩接踵,也不耽误大家随手拍到世贸夜樱花环图,无须排队、无须清场,皆可满意而归。
触手可及的真实。
游客现场拍到的美图分享到社交媒体,吸引更多游客前往,更多游客诞生更多美照。良性循环,客流量越滚越大。
马鞍池“夜樱”为何如此打动人?就像春天所有尽情绽放的花朵一般,它是真实的,不是虚拟的;它是直观的,不是触屏的;它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当你刷到这些美图和视频,搭配“这纷纷飞花已坠落”的BGM,内心很难不被触动。“走吗?约吗?”转发邀请赏花搭子,结伴来到马鞍池公园,一睹为快。大自然带来的治愈力在科学技术发达的当下,格外令人心向往之。
三
马鞍池的“夜樱”,究竟美在哪?美在方方面面。它的爆火并非偶然,这背后离不开护花使者的默默守护和耕耘,它也提醒我们珍惜小确幸,珍惜春时,珍惜身边的美——
耕耘之美。
樱花虽美,其实并不好拍,尤其是夜景。“夜樱”的出片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暗推”。
在“夜樱”爆火之前,马鞍池公园的郁金香花展就久负盛名。而今年最受年轻人追捧的“温州世贸花环”图,其实不是摄影师的突发角度,而是公园园艺专家在樱花引种规划上提前考虑出片效果而进行的种植布设。2019—2023年,马鞍池公园曾对樱花园进行多次改造提升。2024年樱花季,只因樱花园内赏花游客的一句“手机拍不出樱花的美,太遗憾了”,触动了公园管理者的心。次日,公园便着手在樱花园配置了12盏射灯,用灯光照明尝试打造“夜樱”景观,初见成效。
早在今年3月29日,马鞍池公园便启动樱花园景观和灯光调整。这次提升在原有基础上新增38盏“美颜灯”、7盏壁灯,更加凸显樱花花瓣的层次感。同时采用冷暖灯光相呼应,在照明足够的同时又增加了氛围感。公园管理人员先后进行了多次光源和方向调整。“亲测”后的灯光让樱花显得更灵动,也方便市民随手拍。
生活之美。
马鞍池公园“夜樱”是我们生活中的“小确幸”,它具体而细微,热烈而真实。它并不遥远,就在市民生活的身边;它并不奢华,公园免费开放。
马鞍池公园作为市区老牌公园,其实平时年轻游客并不多,日常游客量在2000人左右。但经过用心打磨和长期耕耘,这座生活中寻常的公园也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夜樱”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附近”,它提醒我们逐渐找回生活的锚点,在日常生活中收获充实的幸福、平淡的快乐。
生命之美。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游客蜂拥而至打卡“夜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春时易逝,花期短暂。
园林专家提醒,樱花的最佳观赏期十分有限,错过一次,要等一年。这样的“物以稀为贵”也让各地的樱花大赏都成为限定版。武汉大学便以樱花季闻名,许多游客在观赏樱花的时候,感受“向死而生”的生命之美,从花落之中感悟生命的可贵,让自己的人生发出新芽。
某种意义上,“夜樱”是自由和美的象征,是怒放的生命。我们奔赴而来,为花儿拍照,分享给更多人,让真善美的清流在网络世界流淌。人生跌跌撞撞,樱花纷纷扬扬。
“夜樱”或许是春日一份无用而诗意的浪漫,但它教会我们从细微处观察身边的美,发现背后的努力与热爱。世间美好,万物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