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理论党教  -> 正文理论党教

【求索】写好“引流用”文章 打造青年创业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05日 来源:温州日报

  童奇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也是推动科创发展的生力军。要为青年铺路搭桥,提供更大发展空间,支持青年在创新创业的奋斗人生中出彩圆梦。”近年来,温州市高度重视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建设工作,致力于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创业友好环境。“强城行动”提出,要奋力把温州打造成青年人近悦远来的向往之地。想要实现这一美好愿景,真正打响“来温州·创未来”品牌,将温州这一“千年商港”建设成为朝气蓬勃的青年创业新高地,必须写好针对青年创业者的“引留用”文章,构建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

  坚持问题导向

  让引才更富实效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青年作为推动城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生力军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城市之间招才引才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想要在当下的激烈竞争中吸引更多有潜力的青年来温创业,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广大青年创业者普遍面临的融资难题,为初创企业提供更有力、更系统、更精准的资金支持。要健全信贷激励机制,运用风险补偿、贷款贴息、风险分担、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等方式,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提供优惠利率等方式,为初创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支持。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以“基金+基地+产业”模式打造“基金丛林”,促进资本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要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依托省公共数据平台,完善企业信用信息与融资对接机制。依托大数据技术实现快速授信、实时审批、即时到账、随借随还,为初创企业优先提供“免担保、免抵押、无还本续贷”的信用贷款,满足其“短、频、快”的融资需求。

  加强服务保障

  让留才更有温度

  引凤来栖,更要引凤长栖。做好人才招引的“后半篇文章”需在“贴心暖心”上下功夫,既要提供干事创业的“硬保障”,又要构筑拴心留人的“软环境”。让青年创业者切实感受到城市求贤若渴的态度和宜居宜业的温度,在奋斗过程中收获更多成就感与归属感。要持续迭代各项保障政策,根据人才招引形式与本地经济发展状况不断优化“人才新政40条”“帮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2条”“促进青年来温留温10条”等各项政策举措,深入实施“瓯越英才计划”“510+行动计划”,拿出真招、实招、新招为青年创业者提供有力支持。要不断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人才服务“一站集成办理”,推动人才政务工作从审批式向服务式转型,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智手段促进政策、资源、项目与企业之间的精准对接。要做深做实教育、住房、医疗、婚恋等“关键小事”,注重从青年视角谋划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切实解决青年创业者的后顾之忧。

  聚焦生态建设

  让用才更成体系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要实现温州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积极引进人才,更要用好用活人才。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深入实施“大孵化器集群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孵化体系,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为广大青年创业者提供一个大展身手的广阔舞台。要提升孵化载体服务能力,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务与全生命周期延伸服务。为初创期团队提供创业前的培训、咨询、诊断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为成长期企业提供小试中试、技术对接、商业模式打磨、场景路演等增值服务,为成熟期企业提供产业链配套、市场渠道资源、投融资对接等加速服务。要推动孵化载体专业化转型,一方面引导奔腾激光、瑞浦兰钧等领军企业平台化转型,高度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相关资源;另一方面鼓励温州大学科技园等高校院所型孵化载体利用高校院所的人才、技术、设备资源,与在孵企业建立常态化的对接合作机制。

  本文系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部门合作专项课题“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驱动下的温州青年创业高地构建路径研究”(24BM056YB)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温州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