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理论党教  ->  理论学习  -> 正文理论学习

【求索】瓯越非遗的活化与传承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8日 来源:温州日报

  黄迎迎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人文经济学作为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深度融合的新发展理念,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赋能、以文兴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雄厚物质基础和磅礴精神动力。人文经济学作为一股新兴力量,为非遗的活化与传承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动力。在温州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瓯越非遗正在人文经济学的视域下绽放出新的光彩。

  2024年7月24日,浙江省发布了2023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评估指数,温州市本级非遗保护发展指数再度荣膺全省榜首,实现了自2017年以来的“七连冠”壮举。

  温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其非遗资源富集,凝聚了瓯越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力。据温州非遗数字平台权威统计,目前,温州已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项目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5项,省级项目159项,市级项目更是多达779项(含966个保护单位);同时,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7位,省级230位,市级933位,以及代表性传承团体14个、传承群体20个,非遗项目与传承人数量均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近年来,温州非遗坚持以“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为宗旨,以“见人、见物、见生活,共建、共享、共富有”为工作方针,积极推进“非遗在社区”全国试点工作,不仅扎实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还创新性地打造了“非遗百家坊”“非遗一台戏”等特色品牌,有效促进了非遗的系统性保护与活态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温州样本”。

  文创再生与经济驱动:非遗活化的新引擎

  经济驱动力作为非遗活化的关键要素,正推动着非遗项目的创新突破,非遗传承人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瓯越非遗的文创再生设计将传统非遗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通过设计赋能瓯越非遗文创产品研究,服务于温州瓯越文化的产品赋能和时尚文化传播。传统手工艺如瓯绣、瓯塑等,在保留传统技艺精髓的基础上,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既具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这种融合不仅提升了非遗产品的附加值,也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也为非遗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许多附有非遗技艺的温州老字号品牌均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尝试开发非遗文创,加强产品的经济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数字技术与创新传播:非遗传承的双翼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非遗传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数字化技术助力非遗数字展示、录制、传承及传播空间新形态研究,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新路径,创新文化体验方式,树立传播新业态,助力传统文化保存与发扬。这种数字化传承方式不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和了解非遗文化,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开辟了新渠道。温州通过建设非遗数字展示馆,同时,利用社交媒体,推出数字影片、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宣传推广非遗传统技艺,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温州非遗与温州市海外传播中心联合制作两季《让世界看见温州非遗》系列短视频,在全球各大媒体推送,拓宽了非遗传承的渠道和范围,也增强了非遗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数字文创、数字IP、数字演艺、数字体验等数字化技术,正在为瓯越非遗的传承和活化提供更灵活的思路。

  社区参与与产业联动:非遗温州样本的实践

  社区是非遗传承的重要阵地和载体。“瓯越非遗百家坊”是温州非遗推进“非遗在社区”打造的“温州样本”,通过汇聚百名以上非遗传承人入驻社区,不仅点燃了居民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更促进了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与社区文化的深度融合。同时,重视社区内传承人的培养,为非遗文化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石。

  产业联动方面,温州凭借其深厚的产业基础与文化底蕴,巧妙地将非遗元素融入旅游、教育等多元产业中,开创了非遗传承与产业发展的双赢局面。在浙江省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中,温州瑞安木活字小镇项目荣获“浙江臻品”美誉,展现了木活字印刷技艺的古老韵味与现代活力;平阳鸣山村则通过引入多元非遗文化元素,开展非遗研学活动,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重丰收,全年总产值达3000多万元;永嘉瓯窑小镇更是通过整合创新业态,构建了非遗文化的综合展示与传承平台,激活了非遗文化的内生动力;平阳黄汤茶的“茶园种植+非遗民宿”模式,让非遗融入农业园区,带动户均收入增加2.6万元;乐清下山头村依托小石斛资源打造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旅游年收入达6000余万元……这些实践不仅提升了非遗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活力与经济动能。

  作者单位:温州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