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 加强“三新”组织党的建设
曾根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要求:“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路径”。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三新”组织即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温州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适应这一变化,将党的建设工作向这些新兴领域延伸,以确保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在新业态中得到有效覆盖和全面加强。通过创新组织设置、推进制度改革、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等系列措施,温州不断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支持,确保党的领导在新领域中得到有效实现,为温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创新组织设置展现时代新作为
温州通过创新组织设置,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全面覆盖,不留“真空”和“空白”。实践中,温州采取多样化的党组织设置形式,如行业合建、区域联建、派驻帮建等方式,适应量大面广、层级多样、组织形式多元的新业态和新就业群体特点。温州着力于同步孵化党组织,在各级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中心建立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统筹开展进驻孵化中心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同步开展社会组织党组织孵化,为社会组织提供党组织组建、党员教育管理、党组织活动开展等方面的“一站式”服务。此外,温州还推进重点领域的党组织组建工作,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民办学校、民办医院等,通过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党组织组建,整体提高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实现全领域覆盖。
温州的实践表明,加强“三新”党建工作是实现城市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有效途径。通过将新就业群体纳入到基层治理的大网格中,充分发挥他们走街串巷、熟悉楼宇社区的优势,引导他们有序参与到文明创建、平安建设、志愿服务等工作中来,增强新就业群体对城市的融入感、归属感、获得感,推动他们成为城市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推进制度改革适应时代新要求
温州通过制度改革,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通过改革党组织的成立方式,如建立联合党组织、流动党组织等,确保党组织制度有效落实。同时,温州也在探索建立与新就业形态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机制,如通过建立新就业群体党支部,将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纳入党的工作范围,发挥他们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此外,温州还注重通过制度改革,提升“三新”的建设质量。这包括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党组织参与决策和监督的制度,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温州的改革实践,体现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通过这些制度改革,温州的“三新”建设将更加充满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温州实践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注重党员教育牢记时代新使命
通过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温州致力于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同时激发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温州在党员教育管理上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首先,强调党员教育的思想领动,把牢“政治标准”方向盘,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的向心力。包括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头脑,引导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其次,温州注重实践推动,强化担当作为铁肩膀,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的落实力。通过引导党员积极参与改革发展的主战场、乡村振兴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让党员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增强党员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能力硬度。此外,温州还强调监督促动,落实从严管理硬举措,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的凝聚力。包括健全党员日常监督机制,加强对党员的经常性监督和全方位管理,及时了解所管党员的思想、工作、生活状况,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最后,温州通过“创新”驱动,激活“方式方法”新动能,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的促进力。涉及对党员精细摸底、全面建册,根据党员的不同岗位和需求,订制“课程菜单”,实施分层分类分批培训,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背景下,温州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实践,体现了党的领导在新时代的新作为,通过创新组织设置、推进制度改革、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等系列措施,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这些改革举措旨在激发“三新”的参与动力,促进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温州实践提供有力支撑,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推动温州在新征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福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