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创新家校合作 关心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陈萌萌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侨务工作,多次强调广大海外侨胞是推动住在国同中国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桥梁”,更是共筑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因此做好侨务服务,关心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为他们的成长赋能,显得尤为必要。
社会情感能力是指青少年个体认识和管理自身情绪、保持积极的社会关系及做出负责任决策的能力,对青少年整个生命历程的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至关重要。近日,本课题组选取浙江省温州著名侨乡丽岙街道、仙岩街道若干学校,回收800份问卷,并进行30组个别访谈。
家校合作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此次调研结论显示:
家校合作对侨留守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频次的家校沟通、家长参与决策能够显著促进侨留守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
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在侨留守儿童社会情感能力之间发挥作用。一方面,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成为一种“保护性”因素。另一方面,有效的家校合作不仅是教师和家长对侨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现状、困境问题等信息的传递、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也是教师、家长和侨留守儿童等主体间不断进行沟通与感悟的交互过程。
家校合作能够有效弥合侨留守儿童群体内部的社会情感能力差距。研究结果显示,侨留守儿童群体内部存在明显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差距,其中,相对贫困家庭、母亲外出和寄宿的侨留守儿童社会情感能力显著低于其他侨留守儿童。此外,家校合作对相对贫困家庭、母亲外出和寄宿侨留守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能够有效弥合不同家庭背景、留守类型、寄宿状况侨留守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差距。
优化机制强化保护效应
基于调研结论,课题组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优化留守儿童家校合作长效机制,确保侨留守儿童家长的全方位“在场”。
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确保侨留守儿童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权利在场”。将侨留守儿童家校合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结合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出台支持侨留守儿童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政策制度;侨乡镇政府可以设立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委托资质较好的社会组织或高校,集聚多方社会力量,如“知心姐姐智囊团”“情绪解忧铺”,为侨留守儿童搭建课业辅导和情绪疏导的平台,打造“侨留守儿童幸福家园”;另一方面,学校应不断强化主阵地作用,在制度设计、活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方面保障留守儿童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空间在场”和“能力在场”。定期开办线下家教学堂和“空中父母课堂”,以改善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功能。线下家教学堂主要针对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方法进行指导,“空中父母课堂”主要为远在国外的华侨开设,指导他们树立科学育儿观念,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掌握亲子沟通技巧。也可在侨留守儿童集中的班级,遴选热心家长或监护人参加侨留守儿童工作,协助学校加强对侨留守儿童的帮扶;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反校园欺凌”等专题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帮助侨留守儿童家长及时辨别学生心理健康和校园欺凌问题,强化对侨留守儿童的关爱。
其次,要注重三类关系培养,强化亲子、师生、同伴对侨留守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保护效应。
一是家校合作应致力于改善侨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子关系。教师应将侨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学校课程设置、重要活动安排等信息及时传递给家长,引导华侨家长关心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同时学校组织各班级开主题班会,介绍华侨父母在国外的艰辛打拼以及为国家、社会、家庭所做的贡献和牺牲,提高华侨父母在孩子心中的认可度,促进亲子关系的改善和提升。二是家校合作应致力于改善侨留守儿童与教师的关系。在日常教学与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和积极满足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要,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团体辅导活动,提高他们对留守状况的正确认识,消除其被父母抛弃的错误认知。三是家校合作应致力于改善侨留守儿童与同伴的关系。教师和家长要形成合力,在各种公开场合对表现好的侨留守儿童进行鼓励、表扬、点赞,提高侨留守儿童在同学中的欢迎度、认可度。通过树立榜样,引导他们积极向上、与同学友好相处。
最后,要依据不同类型侨留守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需求,建立补偿性教育机制。
在家校合作政策、制度机制、项目方案、方法策略等方面提高精准性,弥合侨留守儿童群体内部的社会情感能力差距。一方面,完善侨留守儿童精准摸排机制。加强学校与基层社区的互动与联结,整合利用民政部组织开发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侨留守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动态数据库。另一方面,学校在家校合作中应发挥主导性作用,精准帮扶相对贫困家庭、母亲外出、寄宿的侨留守儿童群体。教师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家访、谈心谈话等方式,加强与这三类侨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这些儿童在家中的情况,并主动为家长普及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识,以家校共育合力促进侨留守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
本文系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部门合作专项课题(24BM054YB)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温州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