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文化产业  ->  文产动态  -> 正文文产动态

工美之都如何续新篇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5日 来源:

  “手工艺50人论坛”智库年会将在温州拉开帷幕,这座创意之城再度成为匠心与智慧交融的璀璨舞台,吸引专家学者与行业精英汇聚于此,从不同维度诠释“艺术当随时代·手艺当领时尚”的共识。

  自去年5月荣膺“中国工艺美术之都”桂冠以来,温州便站在了传承与创新的交汇点,工艺美术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春天。如何打磨“中国工艺美术之都”后半篇文章,需要好好思考和谋划。

  一

  在温州,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不仅是对技艺的坚守,更是审美世界的交融与再生。曾几何时,温州的传统工艺因固守陈规而面临传承困境。而今,形式与内容的革新正让古老的手工艺焕发新的生机,悄然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日常。

  木主木雕有限公司的悟空木雕系列,便是这一变革的生动例证。借《黑神话:悟空》游戏爆火的东风,其巧妙融入太阳能元素,既能转动又具观赏性的一款木雕车摆件,一天之内便收获了4000余件订单。木主木雕创始人、永嘉木雕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叶柱道出秘诀:传统技艺的传承不可固步自封,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以创新为传统技艺注入活力,方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事实上,自《大圣归来》电影热映起,他便致力于创作“悟空”题材的黄杨木雕,至今已推出八款作品,而《黑神话:悟空》的火爆更是将这一系列推向新的销售高峰。

  跨界融合,则是温州工艺美术创新的一大亮点。在瓯绣第四代传承人王施的工作室里,一件融合瓯绣艺术的高定西服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与报喜鸟品牌合作的成果,不仅让瓯绣重返日常生活,更在精神层面触动了国人的文化共鸣,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通过与现代时尚元素的结合,瓯绣这一古老工艺不仅恢复了服饰的实用功能,更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温州不仅是“百工之乡”,更有着“轻工之城”的美誉。其工美上下游产业链如服装、鞋革、眼镜、箱包等,年生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温州正以开放的姿态,深入挖掘瓯窑、瓯塑、瓯绣以及温州石雕、乐清黄杨木雕等地方文化元素,将传统工艺品与日用品、旅游产品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新颖独特的现代工艺品。这些创新之作,正逐渐赢得年轻族群的青睐和喜爱。

  二

  工艺美术的繁荣,离不开产业之基石。自荣获“中国工艺美术之都”以来,温州全力以赴,打造多功能高水平产业园区,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引领工艺美术产业蓬勃发展。

  泰顺石产业的加速发展是温州工艺美术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随着泰顺石45%矿权的成功收回,龟湖镇的泰顺石产业发展突破了瓶颈。当地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从设备升级、文创产品研发到人才引育、市场拓展,成功构建了工业与工艺并重的“一石两翼”产业发展新格局。目前,当地已拥有石雕企业119家,年产值达3亿元,并建成了包括泰顺石文化创意园、泰顺县石雕艺术学校、泰顺石文化创意街区在内的多个产业发展平台,朝着构建百亿级泰顺石全产业链目标奋进。

  平阳漆器非遗工坊则展现了另一番景象。这里汇聚了众多漆艺师,其中不乏00后年轻面孔。他们创作的作品,从家居装饰到轻奢首饰,种类繁多,每一件都透露出精湛的技艺和时尚生活美学。工坊利用闲置场地,开展漆艺培训、工艺改良和品类创新,搭建销售展示平台,促进文化传播,不仅吸引了众多工美专业毕业生回乡投身漆艺事业,其打造的“非遗+研学+体验”旅游项目,还吸引众多游客和非遗爱好者,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如今,工坊已累计带动周边35名农户灵活就业,年增收总额超210万元,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双提升”。

  国企的参与,更是为温州工艺美术的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温州市工业与能源集团与龙湾区携手共建的工艺美术电商直播中心,年交易额预计突破亿元大关,成为文化产业与电商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典范。同时,集团还聚焦瓯窑产业化发展,计划投资数亿元,引入先进生产线,预计年产瓯窑瓷器可达百万件,年产值有望突破亿元大关,为温州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

  工美人才之青黄不接,曾是温州传统工艺传承之痛。近年来,温州在人才培养上,不遗余力,成果斐然。

  师带徒,这一传统工艺美术领域的重要育人模式,在温州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石雕大师潘金松的工作室,就培养出多位优秀的年轻石雕师。他们在这里学习基本功、启发创作思路,逐渐掌握石雕技艺的精髓,走上独立创作之路。

  高校也成为温州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重要基地。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工艺美术学院新增了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全面,注重文化传承与设计创新。学院青年教师屡获国际、国家级奖项,指导学生也在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