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是统一的
骆徽
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这三盏璀璨的心灯,照亮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途。它们不仅是国家的精神脊梁,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温暖人心的力量源泉。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性,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更是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这一理念根植于深厚的历史土壤,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从历史逻辑的统一角度看,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就像那位总能在关键时刻引领方向的舵手,带领着名为“中国”的大船,从风雨飘摇中稳稳驶向阳光明媚的彼岸。爱国与爱党,就像是船上的两盏明灯,一盏照亮前方的路,一盏温暖归家的心。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潮头,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过程中,党始终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与亿万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感紧密相连。爱国与爱党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人民基于自身实践得出的宝贵结论。
从价值追求的统一角度看,这是人民至上的共同信念。
中国人讲究的是“以人为本”,党就是那位永远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贴心人。党的奋斗目标,和老百姓心心念念的好日子不谋而合——国家强大了,百姓的小日子自然越过越红火。爱国,就是盼着这片土地越来越美好;爱党,就是相信跟着党走。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与社会主义制度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等价值理念高度契合。爱国,就是希望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爱党,就是信任和支持党的领导,相信党能够带领人民实现这些美好愿景。因此,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在价值追求上实现了高度统一,共同构成了中国人民的共同信念和行动指南。
从实践路径的统一角度看,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康庄大道。这条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全面发展。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正确的、可行的、有效的。它让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让中国人民更加坚定了对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信念。这条路上,有汗水也有欢笑,有挑战也有机遇,但咱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从文化传统的统一角度看,这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传承。
爱国主义是咱们中华民族的血脉里流淌的基因。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不再只是喊口号、唱高调,而是融入到咱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新时代的爱国主义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体现在对国家领土主权的捍卫上,更体现在对国家发展繁荣的积极贡献上。比如,看到五星红旗升起时的激动心情,听到国歌响起时的自豪感,还有那些默默无闻为国家贡献自己力量的普通人……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真谛。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践行,进一步强化了爱国主义的道德基础和文化底蕴。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神标识。
从法治规范的统一角度看,这是法律保障下的坚定信仰。
中国的宪法和法律体系是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理念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保障。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为这一理念的实践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同时,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也进一步强化了公民对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宪法和法律就像是公正无私的家长,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表达,更是一种法律义务和责任担当。在法治的轨道上,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成为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仰和自觉行动。
从国际视野的统一角度看,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贡献。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中国就像是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在国际舞台上展现着自己的风采和魅力。中国坚持走自己的路,同时也乐于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和成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就像是一股清新的风,吹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致力于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促进全球共同发展。这种国际视野的统一性不仅体现了中国对全球和平与发展的责任担当,也展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原则的坚定立场和积极贡献。
总体而言,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性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它凝聚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继续坚持这一理念不动摇,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本文系2023年浙江省社科规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23GXSZ030YB)。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