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学思践行 坚定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周宏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和重要讲话,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列为“七个聚焦”之一,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把“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纳入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各领域各方面系统部署之中,进一步凸显了坚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是一个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不仅为加深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可以从“学”和“行”双向发力。
学深悟透深刻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三个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去理解:
第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探索出苏区的苏维埃民主和抗战时期的“三三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并发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从人民民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再到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我们党一以贯之追求实现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持续探索和不断跃升,使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第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核心是“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全过程人民民主最本质的核心是“人民”,揭示了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只有充分了解和解决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落实到位,让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彰显、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才能真正实现和巩固人民当家作主。
第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明特征是“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从主体看,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人民”具有群体上的广泛性;从内容看,人民群众拥有真实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等权利范畴十分广泛;从过程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涵盖选举民主和治理民主两个领域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整个过程,从而搭建起了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系。
实干笃行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三大路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系民生之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践行:
第一,强化政治引领,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坚定维护者。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伟大政治创造。学校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党建为引领,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在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中,广泛征求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用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权威、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引导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学校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第二,强化为民宗旨,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忠实实践者。学校要充分发挥师生主人翁精神,把师生当家作主体现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和实践纳入课程体系中,让师生深入理解其内涵、价值和实现路径,积极建设师生共建共治共享的校园治理共同体。优化学术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教代会、学代会建设,建立校领导联系基层、联系学生制度,全面推进信息公开,畅通师生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渠道,及时回应师生关切,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党建带群团建设,推行群团建设与党建同规划、同部署,鼓励支持党外人士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言献策,画好统战“同心圆”,形成学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体制机制。
第三,强化担当作为,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不懈奋斗者。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也必然会在发展中对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出新要求。学校要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锚定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战略部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定扛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举创新旗、走改革路、打开放牌,深化校地融通、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努力在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培育更多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办好人民家门口的教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彰显职教担当、作出温职贡献。
作者系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