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文化产业  ->  文产动态  -> 正文文产动态

文化种子如何在乡村扎根繁衍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9日 来源:

  “一个人,带动一个团,助力一个村。”文化特派员来了。

  7月初,温州召开文化特派员工作推进会,省、市、县三级文化特派员共225人集体亮相,组成文化“特派团”携手奔赴基层派驻点。随后,12个县(市、区)创新动作,谋划项目。苍南等地探索推出人文乡村智助联盟,建立并完善“项目库”“专家库”“服务库”三大数据库,赋能人文乡村建设。

  当乡村有了文化的加持,究竟会发生什么变化?文化特派员这支队伍如何在乡村这片沃土播种扎根并绽放文化之花?

  一

  文化兴,则乡村兴;文化强,则乡村强。文化产业赋能,推动乡村振兴,人是关键因素。文化特派员,成为这一波文化复兴动作下的“关键因素”。

  何为文化特派员?根据浙江省印发的《文化特派员工作实施意见》,按照一定程序选派具有高水平文化素养及文化专业特长的能人,投身指导乡镇(街道)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换言之,文化特派员,是浙江省一项致力于提炼弘扬地域优秀文化,满足群众对高品质多元化文化需求的首创性、示范性制度安排,也是一场来自文化和乡村的双向奔赴。

  温州人杰地灵,素有“东南邹鲁、百工之乡”之称,境内山水资源丰富,历史文化遗存众多。早在2016年,便拿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

  南戏、印象南塘、168黄金海岸线,不论是文化之旅还是山海之旅,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瓯越大地文旅产业大为兴盛。然而有盛必有衰,散落在温州文化地图之外的乡村,藏于深闺而人不知,本地区村民的孤芳自赏,不仅没能形成文化品牌效应,甚至面临消弭于历史尘埃的危机。

  扭转部分乡村文化颓势,文化特派员如同雨露甘霖,及时而有效。特派员制度,并不是首创。早在20多年前,科技特派员在浙江大地扎根发芽,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作出了独特贡献。20年后的今天,文化特派员创新而生,可以说继承和沿袭了“特别人”办“特别事”的思路,也必将会让众多静谧的乡村文化焕发新生。

  二

  一颗种子播下去能否成活、成长和繁衍,决定于它身处的土壤与气候。在乡村这片文化沃土,当文化特派员与广袤乡野相遇,种下的新时代文化种子,是否能唤醒在当地沉睡的灿烂文化,开出“精神共富”的时代之花?答案必然是肯定的。

  在于村民需要高质文化服务。近年来,随着500人以上建制村文化礼堂全覆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文化综合服务站等阵地的不断扩面,基层文化走亲、文化下乡等活动遍地开花,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摆在新时代文化高地打造目标上的一大难题。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激活“第一资源”,由特派员为基层送文化、种文化、育文化,真正实现文化惠民,让村民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文化生活。因此,可以说,文化特派员,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

  在于乡村需要全新文化品牌。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村文化演化成了民间风俗,成为群众的“习惯动作”,是具象化的、纯天然的。这些沉睡的精神财富,亟需要一批人去潜心挖掘、精心整理、聚成合力。文化特派员扎根乡村,就能因地制宜植入更多适合在乡村开展的文艺活动,并利用这些品牌活动开发一些IP类产品,进而提炼出全新的有价值有效益的文化品牌,实现文化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于乡村需要厚植文化自信。文化特派员的雄心壮志在于把文化成果写在农村大地上。乡村,不缺文化故事,缺的是知名度。拿当前火热的贵州“村奥运”为例,2023年,村BA让贵州山村的“乡村篮球”赛事走向全国,也带火了贵州的非遗文化、传统文化,形成了文化的强大合力。今年,贵州“村超”直接升级为村奥运会,来自国内外的体育达人汇聚活力四射的“村超”球场,共赴民间体育文化盛宴。让这些拥有专业特长和高水准文化素养的文化特派员到基层,就是要让他们在履职实践中,把乡村的故事讲好,把乡村的文化之美展示给世界。

  三

  文化特派员在基层的故事,刚刚开始,却未来可期。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还有派出单位的支持、平台的支撑、团队的协助。更因为,他们是带着老百姓一起“种”文化,方能种出累累硕果。

  激发乡村文化活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政策层面,文化特派员的工作性质就被定性为要活跃到田间地头,用两年的服务周期扎根到群众中去,带动群众开展“头脑风暴”,解码古村文脉,让村民真正产生“文化自觉”,成为乡村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真正激发乡村文化活力。这样的文化特派员才有作用,起作用,名副其实。

  文化特派,是一场“双向奔赴”的“征程”,这意味着一方面,必须着眼于基层需要、根植于村庄的独特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发挥文化特派员特长、充分利用派出单位资源,实现供需匹配,如此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实现同频共振,共同为乡村“精神富有”而努力。

  展现乡土文化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指出:“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乡村拥有的文化元素有很多种,发挥乡土文化魅力,是实现“文化蓝图”画龙点睛的一笔。

  “中国童谣文化之乡”是苍南县众多金名片中的一张。钱库镇项东村文化礼堂民俗文化馆里,布满了蛮话童谣元素。如何让蛮话童谣元素带动文旅产业发展,一直是项东村群众苦思冥想的大事。这次,借文化特派员之东风,项东村迎来了硬核外援,经验丰富、文化素养极高的省级文化特派员的加入,让项东村蛮话童谣传承有了“两年计划”。做好IP理念衍生,打造“蛮话童谣”非遗传承基地,塑造一个展示“蛮话童谣”的艺术乡建项目,必能让项东村成为游客们来了还想来的文化特色村落。

  盘活基层文化资源。立足乡村文化积淀,找到发展切入点。让文化阵地从礼堂扩大到各村、活动内容从文化提升到产业、服务对象从个人延伸到群体,从文化引流、产业塑造到人才引流,整合出乡村文化最大效应,实现乡村振兴从塑形到铸魂的双重发展。

  在温州,文成的刘基文化家喻户晓。在苍南莒溪镇,一脉相承的刘基文化却仅限圈内人了解一二。这就是地域的局限造成文化的尴尬。莒溪镇的刘基文化、畲族文化具备成熟的研学条件,因无人“经营”走不出大山,跟不上高速发展的文化振兴之路。苍南县的文化特派员带来成熟的畲族文化、中医药文化研学项目,为偏远乡村带去人气和流量,将文化存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都说,乡村广袤天地大有可为,我们相信,文化特派员们必然能在赓续历史文脉上开启新的探索,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加持文化赋能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