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持续走高!温州人的年味不止有“烟火气”
到人潮涌动的梧田老街,换上汉服,在摄影师的指导下拍一组写真;订制一批个性化的瓯窑文创产品作为新年伴手礼;掐着点在线抢购“春节档”的各种小剧场演艺门票,体验一番“现场感”……农历新年将至,在各类赶年集、备年货、吃年饭的节前消费热潮中,文化消费异军突起,让传统年味透出一股文化“香”。当前,文化消费正在通过构建新空间、打造新场景、催生新业态来激发新活力。市民们亦在各类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中,感受着文化消费带来的精神愉悦。
传统文化元素走入更多消费场景
伴随着特色商业及文化街区的改造提升,近两年,各类主打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消费新场景层出不穷,传统文化正走入更多消费场景,带旺消费市场。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助力下,这类新兴文化消费正日渐成为年轻群体的消费新宠。
市民王女士在梧田老街体验汉服写真。受访者供图
“之前一直有在网上刷到包括梧田老街在内的一些街区,现在都成了网红打卡点,于是特地过来打卡留念。一路上碰到不少穿着汉服的游客,一路逛一路拍,还蛮有意思的,所以我也‘入乡随俗’了一次。”近日,来自文成的市民王小姐在人气满满的梧田老街体验了一把汉服拍摄,从化妆造型到选服装、搭配饰,她直呼挑花了眼。而妆造了一番后,随着摄影师上街寻找场景拍照,又让她觉得新奇无比。
“梧田老街大概有三家类似的汉服馆,碰到周末和节假日,几乎每家都挤满了来体验的游客,其中基本以年轻人居多。”街区内古瓯越汉服馆的摄影师告诉记者,尤其是现在临近龙年春节,明显带有“春节红”等元素的汉服更是备受消费者追捧,甚至有不少消费者在体验后提出,想要购买相应的汉服及配饰。
根据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数据显示,进入2024年1月份以来,京东上“龙”的搜索量超过2300万次。其中,“龙元素”还带火了传统文化消费。尤其是彰显传统文化的汉服,也因“龙元素”的加入更加受到消费者青睐。数据显示,带有“龙元素”的女士汉服成交额同比增长近2倍,发簪的成交额增速更是近6倍。
结合非遗文化,双井年货节打造新型消费场景。晴雯摄。
近日,五马历史文化街区也装点一新,以一场盛大的“2024温州迎新春年货节”开启“春节预热模式”,现场打造了龙年龘龘、烟火美食、有滋有味、乐享好物、品质生活5大主题场景,一站式购齐春节所需,吸引了不少市民及游客。
年货节里兼有文化味,小朋友也玩得开心。晴雯摄
依托本土非遗文化资源,鹿城文旅地标双井坊也推出了年货节活动。一边是熙熙攘攘的烟火菜场,一边是复古怀旧的创意市集。2024双井年货节突破传统消费场景,迎合时下正热的市集经济,以“怀旧味”为主打,通过各种有趣的80、90年代元素的场景设计,让人们瞬时“穿越”回儿时的赶集现场,寻找记忆中那抹熟悉的年味儿。
另一边,为进一步扩大土特产销路、共享新春喜悦,一场以“共富”为主题的新春年货集市在永嘉拉开序幕,依托本地头部主播打通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让市民在享受购物乐趣之余,还能感受到浓浓年味。
据悉,温州市消费出口专班近日还印发了《温州市“百场万商”促消费稳外贸拓市场实施方案》,全市各地各部门将密集开展活动,浓厚节日消费氛围。一季度还将举办汽车展、动漫展、家博会、婚博会等展会活动,举办美食、文创、乡村等各类市集,丰富市民多元消费需求,不断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持续擦亮温州城市名片。
文创“土特产”走俏
“今年过年有个亲戚从国外回来的,我就定制了一套瓯窑茶具送给他,”市民娄女士告诉记者,以前这个亲戚回来都会送一些鱼饼鸭舌给他带出去,今年就想换个有“文化味”的伴手礼,让他带出去,无形中也是宣传一下家乡的文化,觉得更有意义。眼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像娄女士这样选择了文创产品作为拜年用的“伴手礼”“土特产”,这也带动了节前文化消费的一波新热度。
不久前,瓯雅书房与汉臣瓯窑团队联合推出的押窑活动,他们推出的“天瑞地安,永受嘉福”为主题的龙窑五福杯押窑活动受到很多人关注,也成了新年热门的伴手礼。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古老瓯窑的焰火为新年烧出了夺目的光彩。
一边要抓生产,一边要办市集,一边要接待研学,永嘉瓯忆瓯窑姜立秋在朋友圈晒忙碌:“真的是忙得没有时间忧伤。”
“回望2023年,个人感觉人们在日常消费用品上面有降级消费现象,但文化产品的消费却在逐步升级。”温州东来堂扇庄主理人林晓东在扇子领域钻研了多年后,发觉近几年随着品茶风气的盛行,随之而来的茶文创衍生品的市场也越来越好,而温州制作案上炭炉却是一个空缺,发现这个契机后他便一头扎进去。
从2022年开始,他研究和借鉴了宋代经典炭炉器型,用温州本土泥料秘方配制并全手工捏制,他所制作的案上炭炉文气雅致,很受欢迎,也是目前温州唯一一个专业研究制作炭炉的人。2023年,他带着炭炉参加温州文博会、温州博物馆市集、青灯市集、本色市集、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等活动,每次都是供不应求,其作品也“圈粉”一众爱茶之人,特别是年关临近,天气寒冷,炭炉成了“冬天里的一把火”,既温暖又养眼。
文创品的“出圈”,必须建立在对文化内涵的准确把握与创意的考究打磨上。温州博山美术馆近日推出的“龙凤瓯窑对杯”,便是应对龙年推出的“龙礼”,在龙的基础器形上,邀请温籍书法名家、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学术院长陈忠康进行再创作,融入文化地标概念,如为瓯海政府量身定制的“自鸣泉、女儿绿”对杯,博山美术馆馆长王金祥介绍:“伴手礼对于城市来说,是一张文化名片,展现了一座城市的魅力和文化自信,可以激发一座城市的文化活力。它承载的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物产、人文和精神内涵。”
博山美术馆的《龙凤对杯》文创品。孙坚摄
去年,博山美术馆在文创产品领域频频擦出“火花”,凭借美术馆的资源平台,将名家书画与瓯窑瓷器、温州文化进行融合,开发出了多款“爆款”产品,收获大批消费群体,此举也引起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其中瓯窑作品《八海云》,邀请温籍书法名家、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学术院长陈忠康书写“水心、墨池”饰其上,以“怀抱八海志,情系故乡云”为设计理念,成为今年世界温州人大会的“伴手礼”,颇受与会嘉宾的喜欢。
博山美术馆馆长王金祥说,“我们正在努力通过对文化元素的再创作,对温州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传承发扬其背后的故事。一句话,就是用文化打造一座有‘礼’的城市。”
“大岙溪”石斛花梅酒。
温州龙湾“大岙溪”石斛花梅酒此前在微信朋友圈一度爆红,成为2023年度温州特色伴手礼、2024温州博物馆市集“最具人气品牌”,也被陈列在中国农业博物馆的文创展示区。大岙溪品牌负责人梅百亨抓住温州本土概念,把产品做得“很温州”,这款梅酒采用龙湾大岙溪杨梅、泰顺天关山青梅、乐清铁皮石斛之花,用温州非遗酿造技艺而成。梅百亨的初衷就是用温州本土最有代表性的农作物来做一个地域IP,让它成为温州代表性的“伴手礼”,凭借时尚的设计及其承载的独一无二的文化元素,通过本地企业家群体及许多合作商的助力来实现打造乡村振兴共富新样板。
演艺市场释放流量红利
“其实平日里我对追星并不热衷,但去年这几场在温州本地举行的演唱会,我或多或少都有参与抢票,并去现场观演。最近,我还关注到蔡依林2024巡回演唱会也官宣了温州场,有机会的话也想去现场看一看。”“90后”上班族小吕喜欢借这类文化娱乐活动,来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
跨县(市、区)甚至跨市去看场周末演唱会,顺便旅游。陈佩蕾摄
前不久,市民小陈和好友从温州乘动车去周边的福建泉州,利用周末时间看了场演唱会。出发前,他们还提前做了当地的游玩攻略,在当地玩了两天。而今,“跟着演唱会去旅行”这种半看演唱会半旅游的新趋势,不仅能吸引本地人流量,同时还吸引大量外地游客们因为“演唱会”而奔赴全国各地,聚拢在一座城市,不断引爆消费新热点。
演唱会作为一种大型文化娱乐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市民的娱乐需求,并带来丰富的文化体验和情感共鸣。而演唱会刺激消费的特质也在进一步显现,透过一场演唱会,可以直接带动食、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行业消费,从而推动文旅经济迅速攀升。
2023年以来,温州正实打实地接住了一波来自演唱会经济的红利。以之前温州举行的薛之谦演唱会为例,总计观众人数6.8万人次,拉动交通、食宿、旅游等综合收入初步测算约7000万元。相比龙湾去年五一小长假旅游总收入近2700万元,这场演唱会轻松“跑赢”五一小长假。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家乡温州,真切感受到演出市场的热度一路升温。
据悉,为进一步促消费、拓市场,今年一季度,全市将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近200场,其中就包括计划举办45场以上的文旅体休闲主题活动,且有两场群星演唱会计划2月25日、3月23日在龙湾奥体中心举行。
与此同时,温州其余各类大小演艺市场同样欣欣向荣。记者在“温州高新文化广场”的公众号及购票小程序上注意到,不少将于年后上演的优秀作品,尽管还未正式上架开票,却早早就吸引了许多戏剧爱好者关注。
“想看高新文化广场3月份演出的《雷雨》,就在家门口,近得很”“这什么时候开票”“高新文化广场的票经常会有1元、49.9元这样的特惠票价,不过非常抢手”不少网友纷纷留言。
在“演出经济”点燃文旅消费市场的大背景下,温州大剧场精彩不断,小剧场也欣欣向荣。日前,温州12家小剧场“抱团”成立鹿城区小剧场联盟,探索与谋划业态发展新路径,致力打造戏剧融合文旅的新样板。其中既有温州大剧院、鹿城文化中心剧场等老牌经典剧场,也不乏盲堂、意空间等新晋顶流。蓬勃的演出市场,无疑将为一座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的消费新机遇。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