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他,学术大咖们齐聚深山
上周,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台湾彰化师范大学、温州大学等海峡两岸众多高校的教授、专家齐聚泰顺,共同召开翁同文先生学术贡献研讨会。
对国内普通读者而言,翁同文是谁?恐怕少有人知晓。
笔者曾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游览西南联大旧址之后写下的感言:“教室座椅后面都贴着学生名字,我只记得有位叫翁同文的,因为名字好听。不知道如今他过得怎样了。”
如果这位游人知晓翁同文后来的经历,恐怕既欣慰又有些伤感。伤感的是,翁同文已于1999年因勤于学术过劳病逝,享年86岁。欣慰的是,国际学术界对他的评价极高,他是具有杰出成就的中国艺术史家、科技史家、红学家,且精通英文、法文。在海外漂泊五十载,在许多高校曾任教职,并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且均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
片一
翁同文,1914年出生于泰顺翁山外洋村的书香门第,父亲翁柽曾任民国时的甘肃省民政厅主任秘书。
翁山,是泰顺的翁姓聚居地,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
近年,飞云湖畔的南浦溪景区是泰顺的热门景区。人们深入景区,站在山涧脚下抬头望三重漈瀑布,多半会说:“好高,好壮观。”三重漈的水流源头,便在翁山。也就是说,翁山正坐落于三重漈的悬崖之上山顶平地间。
历史的进程有时相当微妙。10月16日,全国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在泰顺县启动,同时启动的,还有旗峰桥文保修复项目开工仪式。
旗峰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坐落于外洋村村尾的溪面,距翁柽及翁同文的故居不过百余米。桥下溪水潺潺,流下千丈悬崖,便形成了南浦溪三重漈景观。1924年,旗峰桥重修,牵头捐资修桥者便是翁柽。
关于故乡,翁同文曾在晚年所写的一首诗下自注了一段文字,如下:
“按泰顺旧为温州府属县,乃明景帝景泰三年( 1452),析瑞安、平阳两县西部之地设置,县城治所在县境西部,与福建省寿宁县接境,但余之生地则为县境东部一山村,适当平阳县南雁荡山之西麓,南与福建省福鼎县邻近……然则余乡山水之秀丽,不难想象而知。先师陈寅恪先生原籍江西义宁(今修水县),其遗诗有‘我生东南山水窟’句,亦复适用于我。”
他曾获台北国画学会最优理论“金爵奖”的书籍《艺林丛考》自序中,则描写了一小段他少时在泰顺求学沉迷于字画的文字:“幼年在江浙南部县城进小学,校门外街道多装裱铺,每经过时,于壁上水墨烟云虽未觉好处,但见颜色鲜丽之花卉翎毛,则觉怡悦,常常观赏,遂成习惯。”
可见,翁同文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并对此特别有感觉。他生于夏历五月初五,其父因其与孟尝君田文生日相同,所以给他取名同文;又,五月初五是屈原忌日,屈原字灵均,所以他给自己号“继均”。仅从这些细节,也可见他的家学深厚。
由于天资聪颖,翁同文大学之前的求学之路颇为顺遂,同时考上北大与清华。他的自述原文是:“我是廿四年(1935)夏到北平投考大学,住在北池子公寓里,前后考上三个学校,比较一番,决定进清华。”
二
与解放前的许多清华学子一样,由于日本侵略中国,翁同文最后辗转到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于1939年毕业于该大学并留校任教。在校期间,他师从或旁听一众大师的课程,他们是蒋廷黻、刘崇竤、陈寅恪、吴宓、雷海宗、冯友兰、钱穆、贺麟等名家。
1948年8月,翁同文得知自己在留学考试中成绩名列前茅,遂只身赴英留学,从此开启了海外生活。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新加坡—中国台湾,这是他人生后来的高校教学轨迹。
如果前面提到的那位网友想了解翁同文这段时期的心路历程,至少,在欧美漂泊的日子里,他并不见得太快乐,因为他曾如此写道:“一九六四年,应新创办的德国鲁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之聘,任文史讲师,并襄助建立中文图书馆。该大学在人口三十多万的博宏( Bochum),由巴黎搭国际特快车经比利时境前往,仅五六小时。到达之初,市中虽有两家中国饭馆,但远离市区的大学,只我一个中国人。冬季室内虽暖,但望窗外大雪纷飞,一片白茫茫之际,颇有苏武单独牧羊之感。”
但至此时,他已用法文发表了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史尤其是宋代相关的国际学术论文,且于德国伯恩鲁尔大学开启了《红楼梦》研究及“红学导论课”。
由于学术隔阂,至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陆几乎见不到翁同文发表的文章。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他的许多学术贡献,就陆续被国内学者所引用。
来泰顺参加学术研讨会的历史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邵雍对此印象深刻。1989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书籍《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该书曾获第五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一等奖,书中的“帮会篇”就是由他执笔的,其中的篇章《洪门的开山祖是谁?》《万云龙有无其人?》均引述了翁同文的学术观点。20世纪70年代,翁同文在国际学术界,正是因天地会的研究而名动一时。他由天地会的“木立斗世”四字隐语,从中国传统占星学入手,得出“木星入斗”的新观点,为后来研究天地会起源的众多学者找到了方向。
“饮水思源,今天我们要感谢开拓天地会起源研究的主要代表——翁同文先生。”邵雍说。
三
图片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对故人如是,对故乡亦如是。
1989年,76岁的翁同文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清华大学校园,参加毕业五十周年同学会。同年,他与弟弟翁同伦共同出资20万元人民币,在泰顺翁山设立“翁氏昆仲爱家乡育才基金”,奖励翁山籍的优秀师生;1991年,他又与泰顺籍台胞共同出资设立“爱泰顺育才基金”,奖励泰顺优秀学子。
1991年,翁同文回到阔别已60余年的故乡翁山之时,数百名父老乡亲敲锣打鼓夹道欢迎,他热泪盈眶,双手合掌。他还专程去了自己的母校泰顺中学(曾经的县立小学),送上自己撰写的数本中英文书籍。
目前,源于“翁氏昆仲爱家乡育才基金”的泰顺县翁山奖学敬老基金会,总计发放530万元奖励基金,共有2200多人次获得奖助。
翁同文重视家乡教育的精神,也激励着当地的后人。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翁志丹和乡贤翁骁友、翁卿晓等在翁山梨垟村的外翰第古民居里创办翁山书院。至今,翁山书院共举办公益文艺传习班7期,每期学习时间20天左右,共培训710人次。
如今,翁山书院还广邀全国各界专家,面向社会开设纯公益性质的“同文讲坛”。“同文”之名,有了更久远的回响。
普通读者也许无法对翁同文一生的治学成就作系统评价,但是权威专家的说法,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
本次研讨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尚君对翁同文这样评述:
翁同文先生是民初出生的一代学者,他的研究道路绵续到二十世纪末年。在他出生的时候,清朝已亡,但兼通四部且以经子为根基,以诗文为润身,因读书有得而作笔记,集中较多心得方写论文,这些传统治学方法尚存余绪。但民初以来强烈地以西学来探求救国发展道路,也引人文学者努力接受西方的治学路数,探讨依据群籍而先贤经常忽略的与人生社会有关的各项新学课题。翁同文先生最初受教育于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与圣约翰大学,在英、法、德、美、新等国留学与工作,最后服务台湾大学。他的治学植根传统,视野与方法深受西学影响,将文献与文物高度结合,将社会与人生充分融贯,特别关注下层社会、特殊技艺以及基本典籍……引证之丰霈,持说之谨慎,见解之闳通,行文之平和,皆足体现大家风范,可示后学以轨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