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 助力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中共温州肯恩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温州肯恩大学自2011年筹建之始,就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合作办学管理体制、教育模式的特色优势,着力于研究中美合作办学特色党建工作新举措新路径,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学校治理模式,构建起教育对外开放的全面保障机制。
强化把关
牢记“国之大者”嘱托
强化把关,发挥党委政治作用。学校在所有中外合作办学中最早落实党建工作“三同步”要求,筹建之初即与美方商议,明确将党的建设纳入学校章程。学校牢固树立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意识,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工作制度,党委书记兼任理事长,党委班子实现业务全覆盖,参与学校的“三重一大”决策过程,特别是把关涉及教育主权、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国家安全等重大事项,形成党委会、理事会、党政联席会议相互衔接的“决策闭环机制”;建章立制,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根据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和合作办学实际,着力做好制度体系的配套衔接、彼此呼应。制定加强党建工作的“任务书”,进一步明确党委的运行机制、行政工作规则和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学校每年度定期召开组织、宣传、统战、党风廉政、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工作部署会,制定党建及各条线全年工作要点和详细实施标准。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学校引入“智慧党建”平台,加大党建工作场景化、数字化运用。加强毕业生尤其是出国留学的毕业生和流动党员的党籍管理,及时处理留置“口袋党员”。加强与境外党员的联系沟通与信息传达,时刻关注在外党员思想状态。着力做好重点人群尤其是归国留学高知人才的党员发展工作。通过书记开学第一课、校长新生见面会、党建知识讲座等途径宣传党的知识、介绍入党流程,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师生总量和比例呈大幅上涨,历年留学高知发展比例接近发展总人数的10%。在主题教育期间,举办多场“新时代中国关键概念英译”系列研讨会,以学校党员为主体,邀请师生和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教师共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双语学习,既促进了师生英语工作水平,同时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了更多了解。
笃行“为国育才”使命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加大学生思政教育力度。着力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成长顾问制度,不断扩展思政工作的外延,在校园和公寓开展各项学生党团特色活动。创新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围绕“为不同的学生找到不同的发展方向”办学理念,以培育学生“五C”(creativity创新、criticism批判、cooperation合作、character个性、care关怀)教育理念为主基调,以“中国国情教育”为抓手,培树学生“人文意识、法律意识、爱国意识、自我管理意识、国际公民意识”等五项基本意识。坚持以劳动方式实践育人。推出温州肯恩大学学生志愿服务与拓展实践制度,创办“肯恩农场”,通过40学时的志愿活动、20学时的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在基层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激发爱国爱乡情怀、认识本市农村发展实际、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学校注重搭建国际义工平台,积极开展国际义工。疫情期间,组建党员为主体的服务专班,为所在地方境外输入疫情防控搭建起了沟通桥梁,特别是全球多种语言的翻译志愿服务,受到浙江省外事办的肯定和社会各界赞誉。
深化“命运共同体”理念
讲好世界舞台中国故事
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举办“海内外共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海外宣讲专场等活动,在“云端”向海外华人华侨和外国友人传递全会精神。学校外教代表登台发言,分享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以更直观的方式诠释中国发展新面貌。学校系列视频《“外”眼看温州——与肯恩同行》完美融合了温肯外籍教师团队与温州本地,全方位展现温州经济社会发展新面貌,多维度向外传播中国文化新发展。育人成果推进人文交流。办学以来累计为国家输送了8届3300多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和2届50多名研究生,粗略估计为国家节约了近12.5亿美元教育外汇,为家庭节省了近8亿美元教育支出。优秀学生频频登陆联合国国际会议、APEC大会等国际平台作代表发言,展现中国青年良好风貌。加快“在地国际化”教育发展。学校通过自主招生共为约500名持有国外名校录取通知书的准留学生提供入学机会。通过浙江省肯恩创业创新研究院、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等丰富平台,推动中美STEM、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创新合作。截至目前,共培养境外学生上百人,与美国肯恩大学互派交流生超千人。
实践证明,温州肯恩大学是一所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美式大学,党建是引领、合作是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保障。学校在重教学、重德育的同时,形成“党建+业务”双轨联动、同向发展的局面,逐渐明晰办学规划、加强资源分配,突出教学、科研成果,推进党建工作全面开展。温州肯恩大学将不负重托,坚持国际化、高水平道路,为实现区域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共同富裕汇聚新动能,为创造教育对外开放格局探索新路径,为推动中美人文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