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重在出真知
暑假过半,在某平台上,一则“AI代写社会实践报告”的文章被4万网友收藏。“谢谢博主”“千万别删”“让我来抄”等字眼遍布评论区。发帖寻求代写社会实践报告的也屡见不鲜。
还有不少学生挂高价买“社会实践盖章”,甚至衍生出“代盖章”业务。
暑假是高校学子社会实践的高峰期。今年3月,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印发《关于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要求确保每名大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1次“三下乡”或“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团支部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全团每年组织不少于25%的高校团支部、20万名大学生就近就便参与社区实践。
可见,国家对大学生实践非常重视,将社会实践作为大学期间的一项必修课。
“为农、务农、兴农”“乡村支教”“关爱自闭症儿童”“社区服务实践”……许多项目初衷良好、落地成功,带动大学生积极响应,也带来良好的社会反响。
与此同时,种种背离初心的社会实践也在上演。当AI代写报告受追捧,当“代盖章”也能蒙混过关,社会实践失去实践本色,不禁要问:社会实践怎么啦?本应让大学生丈量大地的暑期实践,也要被人工智能替代吗?
一
AI代写报告走红,折射出学生对社会实践认识不足。
1983年,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布《关于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十八周年开展“社会实践周”活动的联合通知》,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上提出专属大学生的“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自诞生以来,就明确了育人的目标:“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走上社会,向人民学习,为社会服务,这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
2023年6月27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明确指出要深化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并不仅仅是拿学分。每一次社会实践都是生命体验,是对自己、社会、世界的探索。
唯有亲身实践,用心体悟,才能写出别具一格的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能“见”,也就是长知识。
2005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年级学生李强回到家乡山西省沁源县,4万多字的调查报告《乡村八记》,他观察到:农民家没有沙发、茶几这类待客家具;农村平地可机耕,但坡地不行,只能靠牛;种植万寿菊收入高,但是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精力,采花期还得另外雇人……看似细枝末节,却道出新世纪中国农村面临的剧烈社会分化。个性化的回乡实践,往往能找准切口,看见新问题。
社会实践能“学”,就是增才干。
2006-2007年暑期,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教授Peter K.Bol(中文名包弼德)、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吴松弟、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刘杰三人,带领国内外14所大学的34名学生,对泰顺县进行地域历史文化考察,其后形成的一系列成果,发布在美国哈佛大学教学网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网站等渠道。这是大学生的另一种社会实践:利用暑期,针对专门选题,开展真正的田野调查,从而获得成果。
社会实践能“献”,就是作贡献。
支教、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各类志愿服务,都是常见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方式。他们利用所学,在社会实践中反哺社会,既自我成长,又惠及他人。
四十年间,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朝着普及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今夏,杭州为社会实践集中招聘4200余个岗位,温州4000余个岗位开放报名,各大高校也纷纷组织“三下乡”“社区服务实践”等主题社会实践,名目众多,为大学生提供多种体验社会的方式。
二
在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全面普及之后,一些结构性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在某问答平台上,有一则被多人赞同的回答,揭露了社会实践短板:实践过程苍白,队员没有实质性收获;实践内容空洞,缺乏创新性;实践要求颇高,不仅要写心得体会、实践报告,还要在媒体上刊发大量报道。以数据论英雄,打卡式完成社会实践指标,变成了争优争先团队的必然选择。
还有些大学生们把社会实践当任务,应付了事。前文提到的某二手交易平台上“代盖章”业务,卖家甚至打出“包过包回访”的诱饵,精准定位在校学生,许多学生明知不合规,依然趋之若鹜。
而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则让这种社会实践造假更加容易。
分析社会实践出现的新问题,笔者认为,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方面。
其一,考评机制不够科学。以报告评价项目,缺少对社会实践过程的考核,容易流于形式。一些学校要求学生拍照为证,但有图也不一定有真相,无法判断学生是否真正躬身其中。
其二,功利主义严重。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许多院校会评选优秀社会实践报告。学生立项前撰写万字大纲,大量精力花在笔头而不是田头。笔者采访过一位985院校毕业生,她直言不讳地说,大二时,社会实践团队成员铆足劲写实践大纲,立项之后,就不了了之。最终,社会实践收获“一纸空文”。
其三,有价值的社会实践资源稀缺。虽然每年暑期,各地政府部门、乡镇街道都会推出社会实践项目,但不少时候,这些项目只是基于上级要求的“虚数”。更何况,全国高校学生人数众多,很多人还是需要自己找资源,社会实践变成负担,形成“社会实践焦虑”。
过程与结果脱节,“形式主义”“象征性”的暑期社会实践,背离了“让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理论联系实际、锻炼毅力”的初心。
三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到,社会是个大课堂,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他又勉励同学们:“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社会实践要真正让大学生调动全部感觉器官感知世界、深度参与社会,必须通过“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同时改革评价机制,让参与者在获得真实而深刻的体验中,轻松“过关”。
首先要降低社会实践的“附加值”。社会实践本质上是让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村情等,深度体验比大赛获奖更重要。
其次,利用好本土资源。让社会实践在服务本地发展中形成实践品牌,一届届予以充实、创新。例如,温州大学连续多年开展针对侨乡中小学生的实践服务,既立足温州的“侨文化”地域特点,又可以让大学生发挥专业所长,收获成就感。
再次,建立科学考评机制。要更加注重考核过程,除了提交文字报告等成果外,还可以采用日记打卡等形式,记录实践内容与感悟,减少“走过场”的现象。另外,教师结合教学,全程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和过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代盖章"之类的形式主义。。
20世纪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曾说:“实践,就是与世界对话”,而人是与世界对话的绝对主体,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实效,让"对话"的主体——大学生们,在深度参与社会中,实现服务地方与个人成长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