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愿用尽一生,做“龙的传人”
9月15日晚,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在浙举行。
在本届20件获奖作品中,我省两件作品获“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分别是葛招龙的木雕《人生?戏台》和林顺奎的灯彩《乐清首饰龙灯》。
一座戏台和一件龙灯为何能获评委青睐?从构思、设计再到作品完成,又历经了怎样繁复的过程?今天,小编带你走近首饰龙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顺奎。
循着叮叮咚咚的敲击声,记者在乐清市北白象镇东才村一幢老宅里见到了林顺奎。他正忙着赶制两大一小共3只首饰龙。其中最大的那一只,将在明年元宵节作为主角出现在当地热闹的灯彩游艺活动中。
乐清民间有举办灯彩游艺活动的习俗。每逢元宵,各村首饰龙随巡游队伍祈福,所到之处锣鼓齐鸣。因其每每排在队伍首位,名字中取“首”字;因装饰点缀丰富,兼取“饰”字。
林顺奎是乐清首饰龙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父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邦栋学习首饰龙制作,他说:“这门手艺传到我手里已是第五代了,我想让首饰龙继续传承下去。”
已经跟首饰龙打交道半个多世纪的林顺奎,熟练掌握了整套制作工艺,他要用尽一生,把这门技艺做到极致。
200个木齿轮
带动龙身上300个人物
▲林顺奎在工作中
戴一副眼镜,穿着背心短裤,手握凿刀正聚精会神地雕刻首饰龙上迷你水车的零部件。初见林顺奎,记者觉得他朴素的形象与其他手艺人相差无几。交谈后发现,他年逾花甲却精神矍铄。
1956年,林顺奎出生于民间工艺世家,其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制作首饰龙的能工巧匠。他的精湛技艺一方面源于父亲的熏陶和传授,另一方面则是自己刻苦好学。
▲灯彩《乐清首饰龙灯》
走进林顺奎的制作车间,只见一只汽车大小的成品首饰龙分外夺目。长5米、高3米、宽2米的首饰龙上有7层楼阁、300多个绸塑人物。
“别看它是个800多斤的大家伙,就连五六岁的孩子也能让它乖乖听话。”林顺奎一边介绍,一边俯身轻摇把手。只见龙身上300多个人物同时“忙活”起来:水榭楼台前,传统三十六行的手艺人各司其职,打铁的、拉磨的、切菜的、织布的……似乎在共同演绎一幕古装大戏,好不热闹。
这般精巧,离不开一万多个大小不一、纯手工制作的零部件井然有序地运作。更令人惊叹的是,如此复杂的工艺,林顺奎竟没用一张设计图纸,全凭50年的手作功夫。用他的话来说,“只要看到自己打造的‘龙骨’,脑子里就有了全部构造。”
如果说,“龙骨”是首饰龙的“骨架”,那么,环环相扣的木制齿轮便是“关节”,300多个人物同时手舞足蹈的密钥也正是在此。
“由于小人儿分布位置、造型、呈现方式各不相同,如何让它们同时动起来是最大的难题。”林顺奎在龙身各处放置了200多个大小不一的木制齿轮,大的几乎有篮球那么大,小的约莫指甲盖大小。5种不同规格的齿轮紧密咬合,以精准协调快慢不同、幅度各异的人物动作。
“每一个齿轮都要自己打磨,精密度很高,若有一处轻微卡壳,首饰龙就动不起来了。”
“百工集合”
汇集各种传统技艺
▲林顺奎在制作首饰龙
家族代代相传的首饰龙技艺,在林顺奎手中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但他并不骄傲自满。
和父亲一样,林顺奎骨子里充满了对手艺的尊重以及对传统的执着,认认真真做一条完整的首饰龙,他依然需要耗费大半年。
首饰龙制作对匠人的要求极为严苛,可谓“百工集合”。工艺涉及细纹刻纸、竹编、纸扎、雕塑、油漆画等,甚至几种不同的技法交叉进行。
“首先各种传统技艺要能信手拈来,比如竹匠、木匠、篾匠等,连水电工的活儿也得干。”林顺奎说。
当首饰龙整体造型完成后,就要捏制人物头脸、手脚,分别上色、彩绘,然后将各色绸绢制成各不相同的人物服饰,再用细绳、钢丝将各式各样的人物固定在龙身上。每个人物不仅鞋帽等行头齐全,就连发饰、发夹都精细入微。
林顺奎鬼斧神工般的技艺充分体现在类似细节上。比如水车、打谷机、石碾子、纺线车等在首饰龙上看得见的农具,除大小外,与农民真正使用的器具并无两样。
拿起林顺奎刚刚雕刻完的迷你水车,只见每根辐条的顶端都有一个刮板和水斗。刮板刮水,水斗装水。“河水”冲来,缓缓转动着辐条,一个个水斗装满了水被逐级提升上去。临到顶部,水斗又自然倾斜,将水注入渡槽……像这样精致的小物件,一只首饰龙上有36个。
以前,首饰龙的规模不大,一般只有20来个人物。经过林顺奎不断改进,现在一只首饰龙里面有300多个人物。除了传统三十六行,林顺奎还把四大名著中的经典人物融入创作,首饰龙因此越来越鲜活。
为各地学生授课
让传统手艺走得更远
▲林顺奎在工作中
首饰龙制作已有400多年历史。令林顺奎欣慰的是,这门祖上传下来的技艺,已经有了第六代传人——女婿黄孟和女儿林晓青。
在车间灯火通明的深夜,黄孟和林晓青忙碌的身影一直伴随着林顺奎。黄孟跟着林顺奎学习制作首饰龙已有10年,至今共制作了平龙(简化版首饰龙)30余只,首饰龙4只。
“我不能让这门技艺成为‘绝唱’。我要让首饰龙走进田间地头,让更多人认识它。”林顺奎说。
▲首饰龙灯
3年前,林顺奎将刚装修完的新房进行改造。考虑到新房地处繁华地段,他专门将一楼腾出来开办林氏细纹刻纸、首饰龙灯艺术馆。
而老宅也不闲着,他将一只大型首饰龙放在门前最显眼的位置,不设门锁,任由游客和村民观摩欣赏,零距离互动。
除了家族式传承,林顺奎还向来自乐清本地、永嘉、青田、贵州等地的学徒传授首饰龙制作技艺。
▲林顺奎给乐清市白象中学学生上课,介绍首饰龙制作技艺
为了让传统手艺走得更远,林顺奎已连续多年给乐清市白象中学学生上课,他的工作室还成为了温州理工学院实践教育基地。
对林顺奎来说,技艺之路没有止境,刚做好了一只自己满意的首饰龙,马上又会想着做出更好的。这几年,他还凭借精湛技艺恢复了失传多时、类似首饰龙的鳌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