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宣传动态  -> 正文宣传动态

文化空间的源头活水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29日 来源:温州宣传网

  炎炎夏日,除了远足郊游,很多人选择打卡博物馆、城市书房、美术馆、艺术小镇……在文化“慢生活”中享受幸福时光、感受岁月静好。

  在不经意间,这些文化小空间已深入城乡的“肌理”和“血液”,和百姓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

  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助力政府把文化服务触角延伸到城乡的最后一公里,众人拾柴点亮“文化温州”之光。

  一

  废弃的古厝、旧厂房,经过一番改造,变成高大上的文化空间,既盘活闲置资源,也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资源经过提升变更功能,大大拓展了温州原有的文化空间。

  龙港三园社区乡贤陈亦满为助力3A景村建设,无偿提供闲置的6间民房用于社区文化阵地建设,由政府投入60万元打造空笺书局,现已成为吸引游客的网红文化打卡场所。

  由乡贤方毅捐建的文兰书院地处龙湾永兴街道,去年开馆以来,已成为周边大小朋友们享受精神大餐的一方新天地。

  身边一间间民办美术馆,为嘈杂都市开辟出一方安谧的文化之地,带来一股艺术之风,昊美术馆、当代美术馆、博山美术馆、年代美术馆、衍园美术馆……它们散落在温州城乡间的角落,让艺术展览触手可及。

 

  而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则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将符合条件的乡镇、村(社区)和社会单位作为分馆,摆脱按照行政层级来设置站点的束缚,让总分馆制的触角深入社会各个领域,既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供给,又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扩大了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服务的覆盖面。

  对很多人而言,文化已由生活的“调味品”变成精神的“必需品”。这种改变正是得益于身边的公共文化设施越来越多、服务越来越好,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得到提升。

  多元的、开放的公共空间的“拓展”,也留给了我们更深的课题: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在注重阵地、场景多元的同时,未来如何更好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之路,用好“社会力量办事业”这一温州人的改革法宝。

  二

  用好民间资源,服务公共文化建设与管理,温州走出了多轮驱动的新路子。

  起步最早的温州市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在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事业建设管理方面,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样板之一。

  “文化驿站”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政府采购的集成作用、奖补政策的牵引作用,有效推动文化空间、产品、品牌、人才的全链条培育。图片乡镇、社区开展“公助民办”文化工作试点,把宗祠改建成文化中心或文化礼堂,也成为温州民办文化的一大特色。

  温州首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社会认养制度,在城市街道、乡村社区、旅游商贸区等地多元布点建设非遗体验基地,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为推动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由静态化、被动型向动态化、互动型转变,把流行乐团、群星合唱团、民星剧社等众多社会文艺团队,以及各界学者、行业大咖、坊间达人的服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实行文化资源统一购买、统一配送,完善政府面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机制,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供给。

  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全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引入社会资源,降低成本、快速布点,有效破解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不足、城乡服务不均等的难题。

  “民之所呼,文之所向”,这是社会力量办文化的原则指向。从阵地多元化到供给均等化再到机制长效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社会力量的参与,不仅仅是购买服务层面,更应成为一种顶层设计、制度,保障可持续性。

  三

  公共文化为大家,公共文化大家办。将文化部门的“独唱”升级为社会力量的“大合唱”,不仅是现实需要,也是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途径。

  7月26日,文成县布局各乡镇的“文化主理人”正式入驻,作为我市首批的17名文化主理人、17名文化助理员正式上岗。

  文成县探索实施“文化主理人”项目,引入社会力量、创新供给方式,组建“文化主理人+文化助理员+文化志愿者”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积极打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供给创新的文成模式。

  温州全民阅读走在全国前列,民间力量同样功不可没。温州读书会联盟自2017年4月成立以来,秉持“凝聚社会力量倡导公共阅读”的宗旨,以经典阅读推广为己任,致力于培育和聚合民间阅读力量,为全市各种民间阅读组织建机制、搭平台,促使全民阅读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目前已经有140多个民间组织加入。

  由温州市文化馆牵头成立的全市培训机构公益联盟,统筹全市数百家艺术类培训学校的师资力量,在市文化馆带领下联合开展公益培训,受益群众数大大增长,促使公共文化服务从“送文化”向“种文化”的新格局转变。

  城乡环境因有品位的新型文化载体品质得到了提升,专业力量则多了许多施展才华的新舞台新空间,社会力量和企业也有了实现社会价值的新渠道,人民群众还在其中找到了满足感——美好的共赢局面。

  让社会力量走到文化这出大戏的“台前”,让文化根植于民间的“土壤”,这座城市定当能够绽放持久的文化生命力、实现“无边光景一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