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集中精力抓好科创、产业链和大循环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现代化新征程开启之年,又适逢建党百年。在这一特殊重要性的时间窗口,温州理当奋力争先,迈好第一步、展现新气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列第一位,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和扩大内需为第二和第三项。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21年度前三位经济工作重点是,科创高地建设、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和新发展格局构建。中央、省委会议精神为温州“十四五”开篇之年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
集中精力推进科技创新
科技和自主创新原本就是202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不同的是,此前科技创新通常被视为形成高质量供给侧的支撑之一。而当科技创新摆在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首,表明科技力量提升优先级被上调至最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可见,强化科创作为国家战略力量,不再被视为路径载体,而是目标本身。从具体工作要求看,会议指出,要发挥好科研院所高校作用,优化配置科研力量和资源共享、重视基础研究,还包括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等。特别突出了研究型高校资源力量和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作为科创最关键的基地源头——高校与科研院所作用发挥,得到特别关注和重视。
温州高等教育资源不算弱,居浙江省前三。其中,3所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有6所本科院校、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单位,还有65个浙江省“十三五”优势、特色专业,及20个浙江省一流学科。温州医科大学是省部委三方共建和省重点建设高校,温州大学是列入省重点建设高校的综合性大学,中美合作的温州肯恩大学是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示范重点。另外,温医大、温大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6个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其中,温医大ESI全球前1%上榜学科数在省属高校排名连续多期第一。
应该说,在温高校多年来在促进科研创新向实践转化,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加快科技创新与经济、产业对接,助推温州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观成效,走出了校城科创共同体的实践新路。但是也还不同程度存在技术转化率不高、高水平科研成果不多、科创平台能级不够、产学科创资源配置不均、创新链对接不畅、地方特色产业校企互动融合不深等问题。这是温州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必须克服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有待解决且事关长远的创新驱动能力发展不充分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院士大会上曾提到,“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科创之于产业层面是赛道切换,之于宏观经济层面则是整个赛场的转换。前者尚可进行赛道间资源移接切换,后者如果没有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高度来认识,并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一旦赛场转换,玩法变了,就可能在经过技术变革重塑后的全新经济结构中成为歧路亡羊,甚至彻底失去驱动能力。
因此,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以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加速创新资源汇聚,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突出科创能力培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落实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着眼打造全球新兴科创资源集聚先导区,支持本地高校基础理论研究,加强眼视光学、生物药学、生物医用材料、智能医疗器械、激光与光电等特色学科建设,加快在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环节取得突破,率先形成优势动能,带动地方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升发展质量,提高可持续竞争力。
集中精力推进产业链提升
疫情发生以来,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屡经考验,“更加安全、更为可靠”愈发关键。从提高能力上限出发,强调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202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首次重笔阐述了产业链供应链要筑牢安全稳定基础下限。显然,面对逆风逆水新环境,必须提升产业链在风险环境下实现高质量安全发展的能力。
上述会议指出,主要发展方向,一是“补短板与锻长板”,强化“优势领域”与再造“产业基础”协同并进;另一是,强化共性技术多领域运用,提升质量形成有效供给。对冲国际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根本办法是国内的稳定性和确定性。通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进一步做强企业、做强实体,把握主动权。
近年来,温州工业经济整体质素、效率、体量已取得长足进步,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占比居全省第一位,全员劳动生产率居全省第二位,亩均税收居全省第三位,11家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温州是原生式内生型产业集群的发源地,较早形成国内电气、鞋服、汽摩配、泵阀、印刷、模具等产业集群,并发展出成熟的产业链治理能力与供应链分工协作能力。名声在外的“块状经济”,就是以坚强齐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为主要特点。
不过,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制造转型升级阶段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背景下,温州产业集群也表现出对新发展模式难相容、对新生产要素供给方式难协同、对新资源交易配置机制难匹配等多重不适应,造成新旧动能转换难、经济效能提升难、优势产业突破难。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既有优势正在被消解,新的竞争优势尚未确立,自主技术缺乏储备深度,产业链稳健性抗压性不强,产业基础能力亟待提升等困难进一步凸显。
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实体经济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温州高质量发展、再创新辉煌的基础。
当前,物网融合之下工业体系架构变革的巨大机会正在显现,制造知识组件化正处在临门一脚时机,必须时不我待地加快布局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产业链。主动并主导发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工业互联网全联接能力水平上领先一步、早入状态,赋能、赋智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温州市委关于制定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的“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挥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着力构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指引,及早落子未来产业生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集中精力推进循环畅通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较上年进一步凸显出来的、“双循环”在需求侧的主要政策导向。2020年5月1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则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纳入其中。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要求上来看,强化内需的基础性作用,畅通国内市场主导的国民经济循环是新发展格局理论基点,也是谋划开展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
从具体抓手上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并提出“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的需求侧管理方向。前者要求促进就业,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后者要求进一步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降低和消除非经济性干扰和制约,减少交易成本,提供顺畅、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消费升级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同时,会议还指出,投资需求的重心在于,新基建、技术改造、城市更新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这一安排着力促进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也进一步明确了投资端中新旧动能切换政策导向。
在2017年-2019年的三年间,按支出法计算的温州全体居民消费对本地GDP的贡献率分别为:48.37%、48.07%、48.02%,分别拉动当年GDP增长率4.1(8.4%)、3.8(7.8%)和3.94(8.2%)个百分点(括号内为对应年度GDP增长速度)。可见,尽管居民消费位居本地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量(这一指标如果加上银行中介、保险服务与实物消费后的居民最终消费支出计算贡献率会更高),但是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该三年里却出现连续回落。而且,同期居民消费贡献率变动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也出现背离。2020年的疫情对居民的需求又产生负向冲击。因此,一方面,要通过家庭债务缓释、技术赋能劳动增加工资性收入、改善边际消费倾向等办法,努力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另一方面,要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托底居民消费安全感和获得感。
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形成竞争新优势的基础。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升级供给体系对需求升级的适配性,之于温州在大循环格局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性。要以《中共温州市委关于制定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关于“加大5G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深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等部署为导向,拓展投资空间,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拉高供给质量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畅通市场大循环。
任晓
作者单位:温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