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理论党教  ->  理论学习  -> 正文理论学习

【求索】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招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8日 来源:温州日报

  2017年“大建大美”以来,温州城市的人口吸引力迅速提升。百度发布的《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显示,从2017年第一季度到2019年第二季度,温州城市的人口吸引力排名从第18名上升到15名,省内排名第3,人口吸引力系数从2.581上升到5.151。2017年至2019年,温州市新增高校毕业生在温就业人数分别为3.62万人、6万多人和9万余人,温籍高校毕业生回温率从56%提高到60.16%,在温高校毕业生留温率从33.8%提高到37.1%。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变了全球人才的流动趋势。作为浙江省内的人口大市和经济相对发达城市,温州的高校毕业生招引工作拥有独特的优势和机遇:一是温籍高校毕业生人口基数相对较大。《浙江省2016-201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温州地区的高校毕业生生源数居全省第二。二是温州创业氛围较为浓厚。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不断升级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政策,不断强化对高校毕业生来温创业的支持力度,吸引了大批来自全国的高校毕业生。三是疫情带来留学生回流契机。我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给海外华人华侨注入了信心和希望。

  在充分认识到以上机遇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温州的高校毕业生招引工作也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是城市区位优势并不突出。温州作为长三角“南大门”,在承接上海、杭州等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和人才外溢方面,与宁波、嘉兴等浙北城市相比,存在相对的劣势。二是各地优惠政策不断升级。近期,各地纷纷加码推出针对高校毕业生的优惠政策。如绍兴推出给予博士35万元、硕士15万元、“双一流”本科10万元、其他本科3万元的房票补贴,以及3万至9万元的安家补贴等政策。

  今年9月,我市针对高校毕业生招引工作,进一步整合政策资源,推出了“510计划”攻坚行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千万级人口、百万级人才”的决策部署,我市应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全力克服自身存在的短板,保持好高校毕业生招引工作的攻坚态势。

  一是持续释放民企引才用才潜力。依托“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成效,积极开发民企高成长、高质量岗位,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投身温州民企。立足电气、鞋业、服装等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求,以及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建立健全人社、经信等相关部门间的联动协作机制,最大限度推动以上优势产业中的优质企业释放更多就业岗位,切实打造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大量流入的良性循环。

  二是动态升级就业创业保障政策。抓好就业、创业、社保等10大补贴政策的升级和落实工作,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全方位、全覆盖的创业就业补贴,确保补贴强度在省内的第一梯队位置。针对高校毕业生网上办事偏好,再造补贴兑现流程、打通“温州人才网”和“人才云”2.0版等网上平台,推动补贴兑现“掌上可办”“一网通办”,力争“一次都不用跑”。定期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兑现督查,对不兑现、不落地、擅自设立前置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肃问责。

  三是全力提升外出引才活动精度。借助大数据技术比对分析温州社保参保人员相关数据,梳理明确来温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重点省份、城市,精心绘制来温高校毕业生“重点城市地图”。根据温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新兴行业发展的紧缺需求,优选高校、科研院所集中,拔尖学科与温州经济转型升级相契合的国内、境外城市,绘制“人才分布地图”。依托两张地图,选定重点城市进行深耕引才,将原来“一地一场”或“一地两场”转变为一地多所高校或连续几个城市巡回招聘,进一步提高引才效率。

  四是抓实抓好温籍学子招引工作。紧盯在温高校毕业生,进一步完善与在温高校合作机制,联合开展“留在温州”等针对本地高校毕业生的线上线下人才招引和创业辅导活动。瞄准在外温籍高校毕业生,探索打造“温籍学子联盟”云平台,及时为温籍学子提供人才政策、招才活动等资讯,组织广大温籍学子赴我市开展研学考察活动。建立健全与海内外留学生社团、教育培训机构、海外人才工作站的常态化联络机制,积极开展留学人员各项赋能、凝心活动,吸引更多温籍留学人员回温就业创业。

  五是积极宣传温州城市良好形象。立足高校毕业生视角和心理,精心制作温州人才招引工作宣传片,并在抖音、微信朋友圈、全国各高校校园网等渠道推送,集中展现温州气候环境、人文历史及引才政策。加快在境内外高校建设一批人才联络站,以联络站为宣传载体发布温州人才政策、推介就业岗位信息。通过开展巡回引才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在各重点城市推介温州的岗位信息、政策内容和品牌活动,提升人才政策知晓率、人才工作满意度、人才品牌影响力。温州市人力社保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