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加快浙南科技城科学发展的思考
浙南科技城作为温州高新区的核心区、距离主城区最近的新型城区,作为集聚新技术、新产业和承担发展动能转换的功能区,是温州科创要素集聚融合的新高地,也是城市东部的新标杆。自设立以来,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也要看到,与国内其他功能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急需尽快加以解决。
科学定位理顺关系
定位要进一步科学。浙南科技城要把融“居、创、学、城”于一身、彰显新时代特点、体现新发展理念、探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展示窗口作为首要目标。一是城的定位要突出“融”。既不能走传统型城市建设的老路,也要有别于到处是工厂车间的传统功能区,应该把聚高新技术、高层次人才、高层次服务、高层次教育、高端生活于一体的创新创造型城市作为发展方向。建设出来的“城”,应该是智慧的城市、创新的天堂、安居的乐园、资本投资的沃土、人才向往的圣地。二是业的定位要突出“新”。要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服务现有产业、瞄准战略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努力在“高”和“新”上做文章,发展平台经济、创新经济、检(试)验经济和楼宇经济。把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医疗健康产业等创新和试验平台的建设引进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5G技术、IDC数据中心、工业物联网等新基建的布局,形成引领型经济。让科技城成为浙南产业集聚区、瓯江口产业集聚区乃至全市制造业持续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成为大罗山科创走廊的创新龙头,成为浙南闽北赣东的科技创新高地和创新成果交易集散中心。三是人的定位要突出“高”。人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城市的核心资源。一个城市聚集什么样的人,不仅影响着这个城市的档次,更决定这个城市的发展与未来。要把引人、聚人、留人作为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把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年轻人作为重点目标,想方设法让他们在这座城中扎根。
同时,关系要进一步理顺。要紧紧围绕有利于加快科技城建设发展的目标,进一步理顺浙南科技城与龙湾区、市里的各方面关系,加速融合发展、协调发展。要进一步配强力量,抽调精兵强将,整合各方面资源,建立一个方向一队伍和一个项目一人一方案等工作机制,压实责任,加快推进。发展模式要进一步创新。要立足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合理和节约高效地利用土地等自然资源,立足创、城、居融合建设发展新模式,有序谋划,分批实施。着眼资源集约和产业供应链,配套发展,逐件逐批成形。坚持中心开花、由内向外递进式开发建设,形成建设一块带动一片的效应。
筑巢引凤聚才兴业
目前,站在瓯海大道科技城段,会发现龙湾区的优质公共资源、商业开发等,主要集中在瓯海大道以南。瓯海大道以北到瓯江,及西到茅竹岭这么一大片地域,没有一所名校和完善的公共服务资源。梧桐尚不足,凤凰何来栖?一是加快推进名校布局。应转变开发建设理念,坚持规划优先、科学配套原则,围绕青年人的需要和关注点,优先将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到位。如通过战略合作方式,把知名度高、教育质量好、群众信得过的学校和幼托机构引进来,开展独立办学或合作办学。二要加快社区医疗布局。可依托区内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瑶溪院区优质医疗资源,在辖区内布局建设社区诊疗机构,方便群众就近就医。三是加快生活设施开发建设。科技城在开发建设中要拿出一部分土地,用来开发建设商业综合体、菜市场、公园、城市书房等商业和公共设施,充分满足人们的各方面需求,由此减少人才“候鸟式”迁徙,降低城市交通压力。四是加快政务服务配套建设。通过信息化、代理、授权、聘用等机制,将政务服务下沉配置到居住区、社区、办公集中区和生产集中区,探索新型社会治理样板城。
调整布局加大引育
一是调整优化研发机构布局。要大力开展“筑巢”行动,围绕温州的产业和未来发展领域,大力引进国内外的优质研发机构、设计团队,或与其开展合作,鼓励支持开展实质运作。布局重整本市现有研究检(试)验机构,将其逐步迁移至科技城。鼓励支持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根据我市产业情况,在科技城建设一批新的研究试验机构。二是调整优化人才布局。市级人才工作部门要大力支持科技城和龙湾区的人才工作,给予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加大资源调配和倾斜力度。龙湾区和科技城要加大人才房和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实施更加优惠的购租政策。三是调整优化项目引进开发。要紧盯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瞄准新兴领域和新兴技术,广泛对接优质研究机构和优秀人才,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开展技术合作等方式将其吸引落户到温州。同时,挖掘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等在温本土高校科研院所的潜力,鼓励引导和支持他们到科技城开展技术研究和项目开发,培育一批留得住、有前景的本土优势技术项目。
张海彥
作者单位:温州市人力社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