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抗“疫”人】他们 连续两轮坚守危险岗位
在新冠肺炎患者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的辛苦程度和危险系数可想而知。可就有那么一批人,他们在努力完成一轮14天的工作后,又主动请缨继续战斗。记者通过采访几位一线医护人员,了解到坚守背后的勇气和担当。
勇挑重担的急先锋
1月17日,我市发现全省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治疗任务落在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该院结核病3科主治医师蔡玉伟等17人临危受命,成为第一批进驻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
“我是医务人员,这是我的职责。”蔡玉伟说,今年是他从医的第十个年头,出于职业本能,根本没有考虑这么多,科室主任一个电话就去了。隔离病区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在负压隔离病房走一圈,没一会就全身湿透了,还有因为穿着沉闷的防护服,戴着压眼的护目镜、憋气的口罩,原本简单的技术操作,都会变得十分困难,很耗体力。”
1月31日是蔡玉伟结束隔离病区工作的时间,但他通过医院内部视频向医院领导申请再“战”一轮,他的请战理由是“我们这一批人换出去之后,下一批人来可能对这边的环境和防护的措施都不是特别了解,我在这里可以带带大家”。
实际上,蔡玉伟是希望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少一点,毕竟有一定的风险。最终,在蔡玉伟的感召下,同组多名医护人员都留下来继续战斗。
写在纸盒上的请战书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50岁的瓯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主任王立昌当即决定前往支援。由于在医生休息室一下子找不到纸张,他随手从身边的纸盒上撕下一片,在上面写下请战书:“我是王立昌,外科医生,同时也是一名党员,有着26年工作经验,现在防疫工作繁重风险大,我申请加入一线!”
很快,老王的申请得到批复并进入隔离病房工作。王立昌说,当时,防护物资非常紧缺,为了减少如厕次数避免造成浪费,他穿上衣服后就不再喝水,“每天工作时间八九个小时,最久的一次10多个小时,那天脱下手套,双手都被汗水泡得起皱了。”
2月5日,第一轮支援工作结束,王立昌却申请继续战斗。他说,他对隔离病人的业务流程已经很熟悉,如果换“新人”来又要重新培训,回去后又得隔离,太耽误时间。做决定前,王立昌给妻子打了个电话,电话那头,妻子几经停顿。老王的妻子在内蒙古工作,是一名护士,也身处防疫一线。“她知道隔离病房有多危险,但也知道我是放不下病人的,最后她无条件同意了。”
温暖隔离病人的汤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平阳县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护士吴春萍第一个主动请缨去隔离病房。
在隔离病房,她每天都要工作七八个小时,除了护士这个角色,还要兼职“心理医生”,因为很多患者的情绪不稳定,需要有人安抚。每当这个时候,吴春萍就会与他们聊天,耐心倾听和疏导。元宵节当天,没能与家人团聚的吴春萍考虑到大家可能会想家,便让她老公到超市买来几大袋汤圆,借用医院食堂与同事一起煮了一大锅,分给隔离病人食用。“当时的场面真是挺感动的,很多人都哭了。”吴春萍说。
第一轮值班进行到一半时,疑似病人急剧增加,吴春萍得知后,主动要求延长留守岗位的时间。她说:“我已熟悉操作流程,有经验了,让我留下来再值一轮,这样也可以少一个人来承受风险。”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在第二轮一线工作即将结束时,吴春萍又一次请战。这次,她被拒绝了。医院拒绝她的理由是,“你太累了,太需要休息了”。 曾云毕 李杨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