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社会宣传  ->  典型人物  -> 正文典型人物

【最美抗“疫”人】青春力量 勇赴战“疫”一线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7日 来源:温州商报

  17年前“非典”来袭时,他们还是需要被保护的孩子;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们已经成长为能够保护别人的英雄,肩负起战“疫”的重担。在温州战“疫”最前线,年轻一代的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奉献与担当,看到了希望与未来。

  无畏:想去疫情最危险的地方

  贺芳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士,1993年出生的她已经在岗位上工作了4年。听说医院组织医护人员支援武汉,贺芳毫不犹豫报名,“我想去疫情最危险的地方,我想在国家最危急的时刻贡献自己的力量。”

  由于工作年限不足,贺芳没能成为第一批援鄂团队的一员。温州疫情爆发,成为湖北以外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贺芳主动请缨,申请参与抗疫一线,“哪里都是战场,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

  2月15日,贺芳“如愿”进入温医大附二院瓯江口院区103隔离病区。对于贺芳来说,进入隔离病区最大的压力并不是担心自己是否会被感染,而是担心自己是否能够照顾好患者。由于第一次长时间佩戴密闭的N95口罩和防护眼镜,进入隔离病区的前几天,贺芳出现恶心呕吐等缺氧症状。但她没有退缩,努力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能够参与这次战斗,让我觉得十分自豪,这将成为我永生难忘的一段经历。”

  担当: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去年12月,苏孝祝刚刚成为温州急救中心的一名急救医生。疫情初期,苏孝祝接到了参与疫情转运工作的指令,刚下急救一线的他迅速返回岗位,投入到战“疫”第一线。

  1996年出生的他,刚参加工作一个月就接到如此危险的任务,“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当时也没想这么多,就想着怎样完成自己的任务”。在疫情比较严重的阶段,苏孝祝一天最多运送了6名确诊病患。他不仅要转运确诊病人,还需要参与日常的急救工作。那段时间,苏孝祝吃住都在急救中心,24小时待命,在日常急救和疫情转运两种工作模式中“应需切换”。20多天的转运工作,苏孝祝瘦了8斤。

  2003年“非典”,我在电视上看到医护人员义无反顾与病毒奋战,心怀敬佩。“现在我站在了他们的位置上,更能体会到一名医生的职责使命,全力完成任务是对他们最好的致敬。”

  成长: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3月9日,柯俊宇在市六医的隔离病区度过了自己第22个生日。生日当天,他和往常一样来到隔离病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以前的生日都是在家过的,今年的生日与前辈们战斗在抗疫一线,觉得特别有意义。”

  疫情初期,柯俊宇听说需要人手支援一线,便下定决心要和前辈们一起并肩作战,“我是男生,体力好,更能承担一些重活,虽然我经验并不丰富,但是也想尽我自己的一份力。”柯俊宇的父母一开始并不支持他去一线,但他还是偷偷找护理部主任报了名。

  在隔离病区,柯俊宇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行动十分不便,平常一项简单的抽血工作在这里也变得困难。由于防护眼镜内经常起雾,加上戴着三层手套,柯俊宇给病人抽血的时候,偶尔会出现小失误,“有时候反而是他们安慰我,说‘没事,没事’。”

  病人的理解与支持,前辈们的言传身教,让刚踏入这个行业的柯俊宇快速成长,在未来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工作上的挑战,也让他重新认识了护士这份职业的意义,“每当看到病人痊愈出院,我知道所有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卢盈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