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第三十五场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摘下口罩,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但与很多普通人不同的是,他们选择在疫情期间“逆行”向前,冲在一线。
昨天下午,温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温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三十五场),与前34场发布会不同的是,昨天的发布会现场请来了5名奋战在防疫一线的普通工作者,他们是我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市中心医院院感科科长陈身贤,温州市中心医院南白象院区(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临床一线护士王阿静,鹿城区松台街道菱藕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翁冠敏,鹿城区融媒体中心编辑部副主任黄宇慧,温州征远军创青年突击队队长张存闹,他们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战“疫”故事。
“草莓战队”队长陈身贤:
“尽我所能,把他们都平安带回家”
正月初一,我们作为温州第一批援汉医疗队出发支援武汉,截至今日,我和我的团队已经奋斗了39天。我们所在的浙江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接管武汉市第四人民医院(普爱院区)18楼、19楼、20楼三个隔离病区,共110张床位,由6名医师、12名护士、1名感控人员组成,分别分配在这三个隔离病区。至今共收治患者235人,其中重症、危重患者180人,累计出院150人。
我们团队里的6位医师分别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感染科、ICU,12名护士大多来自呼吸与危重学科、ICU。每天,他们“全副武装”要在病房里待4小时,付出了远超以往工作的体能和护理工作范畴的体力。4小时下来,每次衣服都湿透了,发型也乱了,但每次脱下护目镜,露出的都是一双双微笑的眼睛。
我在这个团队里,除了是领队,同时还是一名感控人员,我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反复叮嘱队友们,做好防护工作,确保“人人过关”。
“零感染,打胜仗”是我们队的口号,也是我们院感人的职责。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尽自己所能,把这支队伍完完整整、平平安安地带回温州。
“最美包租婆”王阿静:
“把您的家人交给我们,请您放心!”
1月17日,浙江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核酸检测为阳性,我们护理部马上启动护理人力资源紧急调配方案,迅速组建应急梯队,抽调感染科12名护士组成首批护理先锋队,进入负压病房工作,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抽血、给药、输液、搀扶上厕所、换衣服……护士们每天除了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完成各种治疗、安抚患者外,还要照顾好患者的生活起居。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为了节省防护服,大家想了很多办法,少喝水、不喝水,进入隔离区就拼命多干一些。“穿上防护服,我们就是白衣战士!”这话,确实是我们一线普通医务人员真实的心声。
和大家分享一个好玩的事。当我们穿上那件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后,不仅是患者认不清我们,我们自己也常常辨认不清。因此,我们就在彼此的防护服上写上“特殊记号”,于是“咸蛋超人”“最美包租婆”“青春美少女”……这些“昵称”应运而生。由于我比较“爱管闲事”,喜欢经常提醒同事要记得吃饭、喝水,所以就拿到了“最美包租婆”的称号。
我很喜欢这样的称呼,一来能让患者记住我们,拉近距离,二来同事可以相互打气。
我想对患者家属说一声:我们会为他们提供最专业的护理,也会像家人一样照顾他们,哪怕再苦再累我们也会坚持下去。
“80后”海归书记翁冠敏:
“社工是高尚的职业,我喜欢这份工作”
我所在的菱藕社区位于松台街道水心住宅区东南首,大多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典型老旧小区,居民总户数3711户,总人口8594人,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两成。
刚开始,社区内许多老人对疫情不了解、不重视,我们就专门把宅家9字诀,封闭宵禁公告录制到小喇叭,由巡逻队、网格员不定时地在小区里巡回播放。
疫情防控随时待命,就得不分白天黑夜。记得有一次凌晨3点,一位正在集中隔离点的居民给我打电话,说家里的孩子出了意外,心里放心不下。于是我就陪他聊了一个多小时,让他安心隔离,他家里的事由我来安排。第二天一早,我便上门把他家里的事情解决了。为了这事,这位居民结束集中隔离后,特地掏钱买了100多个口罩送给社区,还告诉我如果防疫工作需要志愿者,就找他。我当时听了特别感动,我们的真心付出,群众其实都看在眼里,感觉就像家人一样,特别的亲切。
莫斯科大学海归硕士、10年社区工作经验、5年党龄。海归硕士为何来社区工作?会不会浪费自己的高学历?几年来,总是有人问我这些问题。我想说,尽管自己当年是机缘巧合加入社区,但几年下来,就是打心底喜欢这份工作,社工是份高尚的职业,我喜欢这份工作。
“拼命三娘”黄宇慧:
“我愿做百姓的‘眼睛’和‘传声筒’”
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新闻记者是一群坚守一线的人,我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
在此次战“疫”中,我主动向领导请战,投入到抗击疫情一线采访报道,跑过医院、社区、还有企业,去采访一线最鲜活新闻。2月21日,我在采访回来路上,因过度通气综合征而晕倒,当时我呼吸困难,手脚抽搐,说实话,那时真的吓坏了。
同事连忙把我送到了医院,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法就是回家好好休息。不过,疫情当前,我不忍心让同事去冲锋陷阵,自己躺在家里。于是,休息4天后,我又回到岗位,继续自己的工作。
在采访中,一名80岁高龄老党员让我感动。那天我接到省媒约稿,要求采写一位支援武汉医生的家书背后的故事。这位医生的老母亲已经80岁了,却坚持要去社区站岗执勤,想和孩子们一样,贡献自己的力量,她还专门写了一封家书给远在武汉一线坚守岗位的孩子,她说:“你是人民的医生,国家培养了你,需要你的时候就该挺身而出。”
我当时听到这话,真的非常感动。我想,一定还有更多这样的老党员、老前辈、老母亲,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我们,我们作为年轻人,作为媒体人,就要做百姓的“眼睛”和“传声筒”,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90后志愿者”张存闹:
“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
我是一名90后志愿者,2013年退伍后来到温州工作,平时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很多志愿服务活动。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蔓延,温州进入一级响应,并发起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我第一时间报了名,还拉着身边的90后志愿者一起组建了一支30多人的“温州征远军创青年突击队”,一起参与防疫志愿活动。
我们去过温州动车南站、农贸市场、社区、高速口……工作都是协助工作人员开展防疫检查和宣传。虽然我们不能像医生一样救死扶伤,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动,就是为温州做贡献。
在温州东战“疫”期间, 2月15日是我们队员周阳的24周岁生日。我们晚上6点钟交接班后,在执勤的帐篷里为他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虽然没有美味佳肴,也没有家人陪伴,但有一个小蛋糕,一支蜡烛,和一群“战友”陪伴,在烛光中,他的两眼有些泪光。
今天是我参加战“疫”的第41天,虽然我们做的工作都是很平凡的,但只要对疫情防控有帮助,我们就会坚持做下去。
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陈身贤:回老家平阳看望父母,我来武汉时没告诉他们,后来他们知道了,很担心我。
王阿静:想美美地化个妆,约上闺蜜出去逛街、吃火锅。
翁冠敏:拉上孩子、爸妈和公公、婆婆,8个人拍张全家福。
黄宇慧:带我女儿去公园玩,她很久没出来呼吸下新鲜空气了。
张存闹:和我弟回家陪爸妈一起吃个“延期”的年夜饭,帮我爸过个生日。杜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