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施惠企政策“直通车” 推动产业政策落地见效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加强政策协调性,细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相关配套举措,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产业政策是政府发挥“有形之手”作用的重要体现,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去年以来,我市创新实施惠企政策“直通车”,清理整合产业政策,自主研发产业政策兑现系统,目前系统已受理企业申请9110件,兑现金额22.6亿元,有效推动了各项政策的落地。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开展产业政策大清理。实现产业政策落地落实落细,对产业政策进行系统清理整合是前提。去年初,针对产业政策“政出多门”、可操作性差、申报流程繁琐等问题,大刀阔斧推进全市产业政策清理。按照“五不”要求,即“不顺应发展趋势、不符合产业规律、不适应现实需要、不具备兑现条件、不明确兑现流程”的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全市共850个政策分成废止、修改和保留清理清单。
(二)形成产业政策清单。在清理的基础上,按照“一个大产业一个政策”的原则,市本级把工业、农业、服务业、开放型经济、人才等5个新政,作为产业政策的“四梁八柱”,形成了“5+X”政策体系,并全部采用条目式结构,形成一张380余个奖补项目的政策兑现指南清单。每个奖补项目坚持“导向精准、表述精确、语言精练、避免误解、落地实操、责任明晰”六大原则,不保留无实质内容的表述,县级层面也形成一批奖补项目的政策清单。同时,按照标准事项“八统一”的要求,每个奖补项目编制申报指南,极大提高了政策的操作性。
(三)研发网上刚性兑现系统。为实现产业政策刚性兑现,自主研发了温州市产业政策奖励兑现系统,突出主动推送、网上申报、网上办理、自动查重等四大功能。建立跨部门的产业政策基础数据库,通过大数据筛选、数据比对、精准推送等手段,由“数据排查比对”代替“人工排查比对”,确保政策享受“全覆盖”,同时避免政策重复兑现。创新政策奖励兑现线上统一申办模式,企业通过登录客户端,在线就能完成奖励政策受理、审核、公示及资金拨付,由“数据跑”代替“人工跑”,努力做到政策兑现“一次不用跑”。
(四)再造奖补办理业务流程。将过去各自为政奖补流程转为统一执行,市区按统一的产业政策奖补资金兑现管理办法执行。所有奖补项目全过程线上申请办理,最大程度做到“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一是减材料。建立覆盖全市20多万家企业的综合数据库,377个市级奖补项目申报材料平均只有1.3件,材料压缩70%以上,其中180个奖补项目实现“零材料”办理。二是减环节。比如,技改项目奖补事项,改革后兑现环节减少至5个。三是减时间。奖补项目采用限时办结模式,其中资格定补类、数据核校类、审查遴选类办理最长时间不超过15个、25个和50个工作日,办理时限比改革前下降70%。
(五)健全强有力工作保障机制。建立“线上兑现是常态,线下兑现是例外”制度,明确除不适宜网上兑现的个别政策之外,其他产业政策必须实行线上兑现。建立政策兑现正面清单制度,清单外政策一律不兑现,纳入清单的政策兑现实行动态监督,倒逼政策落实刚性兑现。为确保产业政策的与时俱进,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定期对产业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逐步完善政策内容,确保产业政策的导向性、激励性和适用性。
二、工作启示
(一)强化创新思维。我市产业政策清理整合以及刚性兑现之所以最终能取得好的效果,思维理念认知更新非常关键,如果按照原来固有的政策清理思维和模式,只是简单对原有政策进行清理整合、修修补补,没有对政策做根本性整合和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来解决,是无法实现现有效果的。所以,在新时代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必须要用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来思考和解决。
(二)强化顶层设计。产业政策清理整合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做出按照“一个产业大类一个政策”的决策,构建“5+X”的产业政策体系,作为全市产业政策的“四梁八柱”。顶层设计清晰以后,相关单位按照政策框架,迅速启动产业政策清理整合。可见,科学的顶层设计,将加快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三)强化信息支撑。产业政策线上刚性兑现等最终得以实现,依靠的就是大数据共享、信息化手段的支撑。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和推广应用,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四)强化效果导向。惠企政策“直通车”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和社会认可,关键是坚持效果导向,坚持把企业认不认可、方不方便、满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无论是在政策清理整合、流程再造还是线上兑现过程中,都充分考虑企业获得感。任何决策和工作推进,要实现好的效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效果导向,从点到面、逐步推进,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市府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