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艰苦创业, 闯出广阔新天地
29年前,我们见证了温州民航的从无到有。
29年后,我们自豪于温州民航的由小变大!
犹记得,筹建之初,温州市委市政府“砸锅卖铁建机场”的豪情感召,机场首批建设者携妻挈子,从全国各地向东海之滨汇集,筚路蓝缕,手胼足胝,誓要一圆温州人的蓝天梦。
犹记得,1990年7月12日,温州机场迎来温州历史上首架民航客机,那一刻,全温州的目光凝固在空中,等待着银鹰的安全降落。
犹记得,2010年12月30日,温州机场集团挂牌,即下定“不惜代价跑口岸”的决心,全力推进口岸升级,创造了航空口岸开放的“温州速度”。
犹记得,在温州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大背景下,2013年10月17日,温州机场正式启用新跑道;同年12月24日,温州成功直航罗马,架起了温州与欧洲的空中桥梁。
犹记得,2018年6月1日,T2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极大提升机场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同年11月23日,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温州机场正式跨入大型国际机场行列。
近30年的时光流转,镌刻下温州机场的每一个变化,记录着温州机场人的艰苦创业,也见证了温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作为温州机场集团首任董事长、总经理,我有幸亲历了机场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几个阶段,现在就来讲讲温州机场带着温州城和温州人“起飞”的故事。
建出一座现代化大型国际机场
温州自古山水灵秀、人文鼎盛,但限于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地理环境,交通基础设施十分落后。1984年5月,温州被列为全国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时任市委书记刘锡荣提出,机场建设是温州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机场建起来。
当时,市财政十分困难,市政府想方设法筹集了1.1亿元,民航总局出资2000万元,1987年5月,温州机场正式动工,按满足2000年旅客吞吐量37.5万人次规模建设。完工后,飞行区标准为4C,机场跑道长2400米、宽45米,航站楼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1990年7月12日,温州机场正式通航,当年旅客吞吐量即达6.6万人次,列全国民航营运机场第37位,为中国民航发展史所罕见。
1991年,温州机场旅客吞吐量35.2万人次,几乎达到了目标年预测值。1992年为59.1万人次,已经超过了航站楼设计容量,被民航业内誉为“奇迹”“黑马”。为此,市政府决定对航站楼进行改扩建。新建的6700平方米国内航站楼于1994年5月完工,大大缓解了航站楼面积与旅客高峰流量不相适应的矛盾。
2002年,国务院批准《民航体制改革方案》,中国民航实行政企分开,机场下放地方管理,温州民航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时期。2006年,温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00万大关,扩建迫在眉睫。2006年6月,温州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启动,新征土地2100亩,计划新建一条3200米×45米跑道,满足大型飞机起降。2008年11月,总面积3.65万平方米的新建航站楼投入使用,可满足600万人次旅客进出港。2011年6月,总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0万人次的新国际候机楼投用,为温州机场口岸升级和对台直航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撑。2011年11月11日,T2航站楼暨综合交通枢纽开工建设。2013年10月,长3200米、宽60米的新跑道正式投用,高峰小时起降架次增加到28架次,可起降波音747、空客330等大型客机。2018年6月1日,总面积11.6万平方米、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300万人次的T2航站楼投用,建筑面积是T1的5倍,也是温州单体面积最大的公共设施,更是温州城市的地标之一,标志着温州机场硬件发展瓶颈被彻底破除,为温州打造区域性大型国际机场和临空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跑出一个航空口岸开放“温州速度”
温州航空口岸于1994年9月获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当时只限中国籍飞机飞港澳地区。1995年、1996年相继开通了澳门、香港航线。2006年,温州航空口岸扩大开放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但由于受到硬件设施制约,一直未能获得国家批复。2010年温州机场集团组建以后,迫切感受到口岸扩大开放的重要性,提出“承诺为先、攻关为上”,创新思路求突破,不惜代价“跑”口岸,硬是“变不可能为可能”。2011年6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温州航空口岸对外国籍飞机开放。
2011年6月12日,在第三届海峡论坛大会上,温州机场成为四个新增对台客运定期航点之一。2012年3月25日,台湾华信航空首航温州——台北航线,飞行时间仅为50余分钟,温州成为直飞台北航线最短的大陆城市,温州机场成为大陆对台交流的“桥头堡”和重要中转机场。
不过,航空口岸开放获批还不等于口岸正式开放,只有通过国家验收才能开通国际航班,才能申报国际机场。为加快口岸早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我们克服口岸硬件设施落后、人员编制紧张、审批程序复杂等种种困难,跑省政府、跑部委、跑航空公司,强力推进航空口岸扩大开放各项工作。2012年2月24日,口岸通过省级预验收;7月24日,通过国家级验收;8月7日,海关总署印发《温州航空口岸扩大对外国籍飞机开放准备工作验收纪要》,标志着温州机场正式升级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成为浙江省内第三个对外开放的国际机场!这年8月20日,温州顺利开通韩国济州航线。在验收通过后不到一个月、取得口岸正式开放批复不到两周的短短时间内就开通了国际航线,创造了一个口岸史上新的“温州速度”,被国家口岸办领导赞叹为“温州奇迹”。
2013年3月,温州机场正式更名为“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同年12月24日,开通温州—罗马的直飞航班,使温州成为中国第一个开通直飞意大利罗马定期洲际客运航班的地级市,继北京、上海之后中国内地第三个直航罗马的城市。这条航线是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开通的第一条洲际航线,与其他国际(地区)航线一道,极大地方便世界温州人经商、探亲、返乡创业和旅游观光,也让温州走得更远、走得更快,提升了温州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书写了温州航空业发展的新篇章。截至2019年7月,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已累计开通国际(地区)航线30条,2018年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达35.41万人次。
管出29个持续安全生产年
航空安全是民航服务人民的根本体现,也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些年来,机场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严格落实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不断提升安全运行品质和保障能力,确保了29年安全生产零事故的记录。
特别是机场集团组建后,更加注重机场安全管理,强调要适应安全生产新常态,树立公共安全意识、持续安全理念、系统安全思想和底线思维、红线意识。以此为指导,我们制定下发了《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并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责任网络,积极构建安全管理新体系,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
在实际工作中,机场十分注重创新安全管理方式,积极采用安全生产新技术。2011年,温州机场在华东地区率先启用RNP APCH(进近所要的导航性能)先进飞行程序,启动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和航空安保体系(SeMS)建设工程;2012年,温州机场引入猎鹰驱鸟手段,开了国内民用机场之先河;2013年,积极开展机坪运行、违规运输危险品、航空货物行李运输和货邮安保等专项治理,全面提升机场安全管理水平;2014年,全面启动“平安机场三年行动”。此外,紫外线灭虫灯等新技术应用、仪表着落系统等设备飞行校验、实行24小时飞行区巡逻警戒……都为安全运行增添了强力保障。
创出一系列民航特色服务品牌
通航29年来,温州龙湾国际机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旅客吞吐量从1990年的6.64万人次发展到2018年的1121.87万人次,在全国地级市机场中名列前茅。这辉煌的成绩,凝聚了几代温州民航人的心血和努力!目前,我们的航线网络已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累计通航城市已达145个,国内航点覆盖了除拉萨以外的所有省会城市,国际(地区)航点30个,为温州市民架起了通达国内外的“空中桥梁”。
作为城市的窗口,机场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城市形象。温州机场地处空中航路的末端,与杭州、宁波等机场相比,在航班放行顺序方面先天不具优势。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2013年底,机场全面启动“正点机场”建设,制定发布《温州机场打造“正点机场”暨航延治理实施方案》,全力构筑与民航上级管制部门、军方沟通交流的“两个平台”,建立定期沟通协调和合作联络“两个机制”。通过多年努力,温州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现已达到71.9%。
在航延处置方面,机场则根据航班延误时间长短启动相应级别的应对预案,采取及时多渠道向公众发布航班信息、设置临时服务柜台提供客票改签退票服务、引入CDM协同决策系统等措施,夯实保障基础,提高保障效率,大大减少旅客在机上长时间等候起飞的现象。同时,机场通过班组建设以点带面,从细节做起、从点滴做起,将服务工作细化、深化,进而达到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
我曾为更名后的龙湾国际机场做了一个比喻:如果说飞机是天上的飞龙,那么机场就是飞机在地面的停放港湾。“龙腾天下,心憩港湾”,“龙湾”不仅仅是一个名称,也不单单是这两句话的“组合”,更是航空公司和广大旅客的温馨港湾。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雄鹰展翅。伴随着全省机场整合的实施,机场已由“市管”变为“省属”,相信在省机场集团的领导下,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苏友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