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宣传  ->  理论党教  ->  理论学习  -> 正文理论学习

【求索】泰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09日 来源:温州日报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旅游活动形式不再限于传统有形的旅游产品,而是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和文化内涵。这为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泰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却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将是助推当地经济发展、资源保护、旅游升级的战略选择。

  发展基础

  泰顺历史悠久,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保存着比较完整的闽越文化,尤其是唐宋明清文化遗存在这里得到较完整的传承和保留。因居浙闽交界处,在方言、社会风俗、地方信仰、饮食文化、建筑形态等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又因偏居浙江南部的深山巨涧之中,闭塞的区域位置不仅易于保存本地固有文化,也使得移民带来的各地文化在泰顺能够保存相当长的时间,为泰顺文化的独特性和内部的多样性创造了条件。

  分散的地理特征和多元文化留存,使得泰顺拥有较多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其中,古廊桥、古民居、古道等乡土建筑是泰顺历史经济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廊桥为例,泰顺境内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廊桥达30余座,15座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数量、保存质量以及建造历史、艺术价值上都享誉国内外,有世界廊桥之乡之称。泰顺的民间艺术同样种类繁多、表现形式丰富,较有影响的有木偶戏(提线木偶戏、布袋木偶戏)、药发木偶、矴步龙、龙凤狮子灯、八宝灯、抽狮、畲族民歌等。民俗节庆方面,泰顺有“元宵节·百家宴”、“三月三·畲族风情节”、七夕节、禳神节等,其中,已有800多年历史的“百家宴”最负盛名。此外,泰顺还有丰富独特的传统工艺文化、民间信仰文化和饮食文化资源。

  发展现状

  近年来,泰顺交通条件大大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旅游发展提供了保障。泰顺也立足资源优势,全面规划发展旅游事业,旅游市场渐成规模,旅游收益逐年增长,占GDP比重逐年上升。在此过程中,泰顺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开发力度逐渐提高,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尤见成效。不仅成功将木拱桥营造技艺、木偶戏等申报为非遗进行重点保护,还策划开展“廊桥文化旅游节”“百家宴·元宵节”等节庆活动,形成了百家宴、古廊桥、“三月三”等地域特色民俗文化品牌。

  民俗文化旅游的主要开发地是农村,主要资源是留存于农村的传统民俗、民间文化。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被从仅仅依赖土地的传统耕作中解放出来,转移了农村劳动力,也丰富了农民的生活方式,扩大了农村增收渠道,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泰顺的实践表明,民俗文化旅游在吸纳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出明显效益。

  泰顺县的民俗文化旅游凭借资源丰富的优势,近年来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不少问题。其一是市场化运作水平低,导致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高、利用不够,旅游产品的开发滞后,营销手段单一,经济效益不明显。其二是保护措施滞后,传统民俗保存困难,旅游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其三是保护廊桥文化龙头地位的形势严峻,泰顺廊桥文化内涵的挖掘、发展模式的创新、开发力度都有待加强。其四是落后的农村环境卫生与旅游发展的步伐不相适应。

  发展对策

  泰顺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泰顺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就是借助民俗文化来开展旅游项目,以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鲜明、突出的地域性和独特性,凸显农耕文化、山水田园风光、民俗特色等元素,让游客参与民俗活动、体验民俗风情、融入民俗文化氛围,满足游客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和文化需求。具体建议如下: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方面,一是健全法律法规,持久规范民俗文化的发展。二是深入挖掘民俗资源,通过资源大普查、数字技术记录和全面系统整理,加强对其的保护。三是强化文化等部门对民俗文化资源的管理和指导,加大对社会公众的教育宣传,编纂泰顺民俗文化系列丛书。

  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和管理方面,一是高度重视、把握时机,充分认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对推进泰顺新农村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交流的意义,按照发展规划切实有效地加快进程,抢占市场。二是统筹规划、加强管理,通过健全规划体系、加快项目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开发特色产品、加强宣传推介、提升服务水平、强化人才支撑、注重资源保护、完善基础设施,形成统一的区域旅游线路,提高民俗旅游开发的效果。三是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村落的和谐进步、人与民俗文化的共同成长,通过保护使古建筑、古村落、古遗迹和民俗等景观遗产免遭破坏,使滋养民俗的文化土壤保持乡土性、自然性。四是重视人才,一方面重视对泰顺当地民众的培训和引导,提高他们对当地民俗价值的认识,从而成为文化的主动传承者和保护者;另一方面,注重培养民俗旅游专业人才,通过编写专门教材、岗前培训等使其更好地掌握当地民俗事象有关的传说、寓言、歌谣等,提高服务水平。同时,通过提高政府津贴、鼓励传承人带徒授艺等,加强对民俗文化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的保护,使民俗技艺和民间工艺技能进一步流传,发扬光大。

  市场化运作与宣传营销方面,一是重视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包括挖掘、包装泰顺特色工艺品、农产品、小吃等,形成代表泰顺形象、能吸引游客的旅游商品、纪念品,在酒店、餐馆等食宿服务设施的设计建设上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等。二是着力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在品牌策划上,要在“中国最佳生态、世界最美廊桥”定位基础上融合泰商精神等现代泰顺特色文化元素,找到一个更为独特的符合泰顺实际的地域文化品牌,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对泰顺地域文化品牌进行定义,并设计提炼品牌标识,将其固化到地标建筑、主要道路口、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在品牌提升上,既通过举办廊桥文化节、“三月三”畲族风情节、中国廊桥文化论坛等特色民俗文化活动树立地域品牌,也可通过策划制作相关形象片、专题片等大力宣传地域文化品牌,或可通过将地域文化品牌提供泰商使用从而向全国宣传输出,还可通过影视作品、音乐作品等文艺作品提升品牌。三是精心设计旅游精品线路,从泰顺的旅游资源优势出发,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综合考虑旅游的季节性、交通路线等因素,构筑一条内涵丰富、设计合理、质量上乘的经典旅游线路。四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在主题定位、营销策略、营销方式、宣传媒介、公关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进一步提高市场知名度。

  夏叶琼

  本文系2018年市优秀社科论文,有删减,由泰顺县社科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