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宣传思想工作比学赶超活动走进文成
废弃的毛竹根,花巧心思制成精致茶具;深具民族风情的乡村民宿,既美化了村容又鼓了村民腰包……前天,“学标杆、抓落实”全市宣传思想工作比学赶超活动考察团走进文成,以文化引领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主题,在一幅幅山水田园画中,观摩走访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在乡韵悠悠中探寻乡村振兴的“点睛之笔”。
文化+旅游,
美了乡村鼓了腰包
考察行程犹如行走在一幅田园画中——
“赤膊房”披上了水墨画般的“新衣”,菜园边垒起了古色古香的石头墙,水池也成了鱼儿嬉戏的荷塘……走进让川村,别具民族风情的景色让考察团成员纷纷点赞。
这幅“画卷”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当地不停写出的“丹青妙笔”——相继投入3000余万元资金,着眼乡村布局和畲族文化挖掘,将一处处老屋点缀成一件件独具特点的民宿小院,布置成全域旅游的“乡村版”。
画卷一成,效果便来——村里目前已有7家民宿,仅去年,该村共接待游客7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00多万元。其中一间红枫小院的经营者告诉记者,该店周末基本已订不到房间,“暑假期间生意更好,房间都爆满了。”据该村负责人介绍,
民宿的火爆,带动了村民的收入。村民叶女士为民宿提供餐饮服务,她高兴地说:“我们以前就只有种田的一点收入,年轻人都得出去打工。这两年,多亏了村里办起了民宿,咱们的收入也多了好多,好多年轻人都想着回来。”
美丽的田园画卷,也让古村有了更多朝气——与让川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下石庄村,吸引了年轻人留下来创业。文成青年刘帆,之前一直在县城工作,大半年前,他和朋友们合伙在该村开了一间咖啡馆,“主要是看中这里改造后的美丽的田园风光。我们将一间牛栏改造成咖啡馆,蛮受游客欢迎的,多的时候,一天有40多个客人。”据其介绍,开业大半年以来,经营得还不错,“发展得好,我们还会继续投资。”
文化+产品,
变废为宝产业兴
田园画中的另一着力处,则在画外——
原本没用的毛竹根,经巧手制成储茶工具;遍地的竹子,华丽“转身”成古朴别致的茶碗茶杯,个个身价陡增……在平和乡“品味明朝·茶器营”,考察团成员的目光被眼前茶器所吸引,在得知它们的“前世今生”后,纷纷为巧心思和巧手段点赞。
将当地特色产品插上文创的翅膀,新意十足的文创产品带动了地方发展——“我们公司去年营业额已达500多万元,今年形势很好,有把握冲到1000万元。”运营该茶器营的文成县博发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昌麟喜滋滋地说。他告诉记者,高兴的不仅是他,还有平和乡、西坑镇等周边许多村民,“我们的产品全部由村民提供、加工,我们的产品卖得好,就等于村民多了不少额外的收入。”
目前,该公司已将经营范围扩大至木雕、贡米、粗布等地方特色产品,“我们将加强与村民合作,进一步深挖本地特色产品,在提升公司竞争力的同时也带动周边乡镇发展。”吴昌麟说。
考察之后,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比学赶超活动走进文成专题会召开。会议要求,全市宣传系统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时,要聚焦“以文惠民”“以文化人”“以文兴业”,在强阵地、强平台、强机制、强整治、强引领、强创建、强融入、强培育、强转化上下功夫,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实施。要始终坚持将文化惠民作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群众需不需要、满不满意、获不获益的标准,从阵地、平台、机制三个方面入手,切实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