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文化礼堂 一个“共同的家”
走进河西文化礼堂,一个大的红色的“家”字,格外显眼。这个字不仅是这座文化礼堂的精神内核,同时也是乐清市翁垟街道河西村的“家徽”。
河西村起源为同姓聚居,现在有村民1500余人,徐姓村民占总人数的85%。因此,村民对“家”的观念极强,十分注重家风家训传承,文化礼堂的建设让邻里间帮扶帮衬蔚然成风,形成独特的“大家”文化。
大家文化
礼堂内外随处可见
翁垟街道镇北大街上,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巷口有一块青瓦牌坊,牌匾正面写着“河西文化礼堂”,背面写着“孝义传家”。
小巷两侧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块小木牌,写着主人姓氏和这户人家的家风家训:“积财万千,不如薄技在身”、“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沿小巷向前数十米,一座高大的仿古建筑物吸人眼球,红墙、铜铸拱门、两狮两象两麒麟,这里就是河西文化礼堂。
礼堂里面开阔明亮,内设文化讲坛、锻炼设施、图书馆等,明显处还设有一个大大的红色的“家”字。
河西村党支部书记徐雪鹏说,这个“家”字就是河西村的“家徽”,左下角的一撇一捺被设计成了渔灯的形状,代表了河西村的传统渔灯文化,而“家”字外围像水波一样的圈,代表着河西村这个大家庭的团结。
精神家园
全体村民的大学堂
礼堂西侧的走廊上有一面照片墙,贴满村民的生活照。
村民徐阿婆正抱着孙子在墙前看照片。她说,村里很多年轻人外出工作,会把自己和孩子的照片留在礼堂。这样一来,留在村里的亲人,如果想念他们了,可以到礼堂来看看照片。
除了这面“思念墙”,礼堂里还有很多活动,比如星期四有运动课,星期五有养生讲座,过年过节还有文艺表演,暑假有大学生来支教等。
“礼堂就像一个大学堂,每一个村民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活动和学到知识。”徐阿婆对礼堂的活动赞不绝口。
礼堂中间摆放着十几盏五颜六色的渔灯。河西渔灯是河西沿海文化产物,最早是渔民为了祈求赶潮牧渔的风调雨顺而作,如今是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81岁的徐春方老人,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渔灯手艺人。徐老先生说,他做了60多年的渔灯,以前还担心渔灯手艺没人学,现在好了,礼堂建成后他就在礼堂里开课,为年轻人传授渔灯制作技艺,现在不用担心这门技艺失传了。
徐雪鹏说,河西舞渔灯是当地极负盛名的节目,村里妇女、儿童组成了两支渔灯队,他们的表演还上过央视。每逢佳节,村民们都会齐聚礼堂,观看舞渔灯表演。
当家媳妇
“家”里的当家人
记者在村里采访时,遇到村民张娇琴从杭州赶回河西村的家,第二天她将作为村里的“当家媳妇”,到文化礼堂为村里的年迈老人买菜做饭、洗衣。
因儿子工作原因,退休在家的张娇琴平时住在杭州,每月轮到她“值班”,她会从杭州赶回河西村照顾老人。
“杭州、温州两头跑,就为给村里的老人烧两顿饭,不觉得累吗?”记者问道。
张娇琴笑着说:“有什么累的,回家开心。有村民为了赶礼堂的‘值班’,从上海‘打飞的’回到河西村呢。“
2010年,河西村民集资1200余万元对河西文化礼堂的前身徐氏宗祠进行改造,2015年,河西文化礼堂(新徐氏宗祠)建成之后,村两委第一时间牵头成立了“当家媳妇”义工队,每天安排三位“当家媳妇”到礼堂服务。
徐雪鹏说:“‘把大家当小家’是河西村向来的传统,河西村的媳妇,不仅要做家里的贤内助、邻里的好邻居,更是当仁不让的河西村当家人。”
当天值班的是60岁的陈竹英和她的姐妹,她们早上6点就到菜场买菜,回来洗米洗菜,为村里的20余位老人准备中饭。“在家也是买菜做饭,在这里还可以跟大家一起干活聊天,一点也不觉得累。”陈竹英说。
如今像张娇琴、陈竹英这样的“当家媳妇”在河西村有近50人,年龄最大的“当家媳妇”已年过古稀,年龄最小的则刚结婚不久。
怡老之家
“家”里的养老中心
中午时分,河西文化礼堂逐渐热闹了起来,老人们有说有笑地走进礼堂,这是“怡老之家”的饭点到了。
河西文化礼堂内设立了总建筑面积近1800平方米的“怡老之家”,约占整个文化礼堂的43%,里面除了厨房、餐厅之外,还有文体活动室、医疗保健室等设施。此外,里面还有28个房间、56张床位供村里的老人居住、休息,每个房间标配空调、卫生间、电视机。因此,河西文化礼堂还有一块牌子——翁垟街道河西村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
78岁的蔡阿公在窗明几净的食堂向陈竹英领了一份饭菜,端到他平日里的位置上。几只肥壮的油焖虾,一尾鲜亮的蒸鲳鱼,几根青菜和一份西红柿炒蛋。他从桌边端出一瓶黄酒,倒了半小杯,抿了几口,美滋滋地吃了起来。
蔡阿公的老伴几年前过世了,因子女常年在外地工作,他一个人住在村里,“怡老之家”建成后,他就搬了进来。蔡阿公说:“在这里吃住方便,有人照顾,条件比家里还好,还有邻居一起聊、一起玩。”
目前,河西村像蔡阿公这样夜宿河西文化礼堂的老人有10来位,而在礼堂常吃常住的老人有30余位。
河西文化礼堂干事徐兰韶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村里老人,村里成立了居家养老中心基金会,每年都会收到村民、企业和慈善组织的捐款。
正聊着,一位老邻居端着饭菜坐到了蔡阿公边上,两位老人相互问了个好,便抿着小酒,悠闲地吃着“家”里“媳妇”炒的菜,这大概就是家的味道吧。
乐清文化礼堂建设“建管用育”上下功夫
乐清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云峰
自2013年以来,乐清已建成131家各具特色、功能齐全的农村文化礼堂,覆盖村庄712个,覆盖率达到89%,覆盖群众约115万人,打造成沿海文化礼堂带、平原文化礼堂带、山区文化礼堂带共三个文化礼堂带。经过四年多的努力,乐清文化礼堂不但成为群众展示的舞台,更是思想交流的新阵地,成为群众“身有所憩”后“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乐清市文化礼堂建设紧紧围绕“文化地标、精神家园”定位,一是在“建”字上加大推力,打造红色品牌。充分利用乐清红色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红色题材,整理红色人物事迹、重大影响事件以及革命遗址遗迹等,指导有资源的文化礼堂开辟红色长廊或红色展厅,大力培育“红色细胞”,弘扬“红色文化”,精心打造“红色殿堂”,不断扩大“红色地带”。二是在“管”字上形成合力,强化制度建设。建立文化礼堂工作责任捆绑制,形成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资金投入多元化长效扶持机制,四年来,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达2.4亿元。三是在“用”字上精准发力,深化特色活动。依托文化礼堂阵地,通过点对点、面对面等宣讲形式,不断上好“红色文化”课,增强群众的国家观念和爱国爱乡情怀。提升文化礼堂村民主体意识,把“送文化”变成自己“种文化”,增强文化礼堂自身“造血”功能,激发群众内生力量,促进村民文化生活的丰富繁荣。四是在“育”字上创新活力,培育礼堂文化。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实现公益受众的广覆盖。大力实施文化礼堂公益品牌工程建设,推出乐清文化礼堂首个公益品牌——暖心工程。
戴玮 丁海琴 黄小玲/文 王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