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各界广泛学习“最美温州人”陈莹丽
年仅26岁的陈莹丽走了。
她或许不曾想到,自己的生命会停留在人生最绚烂的年华。她更不会想过,自己的名字半个月间传遍全国,成为千万人称颂并学习的榜样。
陈莹丽是一位平凡的乡村女教师,但她又做出了不平凡的选择:把闪亮的青春奉献给最热爱的三尺讲台,将生命最后的时光留给了最牵挂的学生。连日来,中央、省、市各级新闻媒体深入报道了陈莹丽的先进事迹,新闻阅读量累计数千万并继续攀升。与此同时,社会各界纷纷组织开展座谈会、学习会、主题沙龙等多种形式,追忆这位90后乡村女教师,学习她乐观坚强、敬业奉献等可贵品质。
怀梦施教,青年教师应有精神引领
昨天上午,省教育厅举行“信念铸就成长之路”主题座谈会,教育行政部门代表、高校教师代表、中小学教师代表围绕陈莹丽的先进事迹,针对“学校作为育人的土壤,应该如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青年”展开讨论。
什么是“最美教师”精神?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的教授龚上华说:“对于教师来说,三尺讲台,一生情怀,因此陈莹丽的精神是一种在平凡岗位上诞生的普通精神,就如同雷锋的螺丝钉精神。但它又是不普通的,因为这诠释了教师职业的崇高,生命虽短,光芒万丈。小人物讲大道理,她留下的是永恒。”龚上华提出,学校作为育人的土壤,培养的不仅是学生更是老师。要给青年教师树立引导的榜样、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还要通过尊重和平等对待,与他们交朋友,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从物质上、精神上为他们成长成才助力。
海宁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姚伟国认为,上好入职新老师的第一课非常重要。树立榜样典型,让他们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学习的目标,这要比一些条条框框的要求更打动人。同时,学校要营造敬业奉献的氛围和育人文化,可以寻找校园身边的感动,关注那些默默无闻的老师。
绍兴柯桥区秋瑾中学校长曹刚阳强调,对青年教师的精神引领、工作激励和生活关爱刻不容缓。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理应满怀激情,怀梦施教,而这恰恰又是不少青年教师所欠缺的。思想层面的问题往往是推进工作最初的拦路虎。“陈莹丽老师的工作精神是对青年教师成长最好的引领。一旦解决,青年教师的成长就会进入快车道。”
“‘90’后是温室花朵,还是有用之才,这需要社会与你我的推动。陈老师活泼、聪明、有担当,其他年代的人身上有的闪光点,90后身上一样也有。”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丁天乐从陈莹丽身上看到了她对教育的热爱,“社会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能顶上去。他们和80后、70后一样,都有一颗中国心,都有一个中国梦,他们同样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青春力量,青年干部要有敬业精神
“青春只有一次,我们怎样才不留遗憾?”“应树立怎样的青春价值观?”前天下午,乐清团市委组织了一场主题为“不忘初心勇担当奋斗青春最美丽”的乐清青年“青春价值观大讨论”沙龙,来自乐清各机关单位的近百名青年干部会聚一堂,追思陈莹丽,讨论青春价值观。
这是一场价值观沙龙,更是一堂青春励志课。爱岗敬业、阳光开朗、乐观坚强……在这个倔强勇敢的90后女孩身上,大家看到的不仅是她对学生的爱护、对讲台的留恋、对事业的责任感,还有事迹背后所凝聚的青春力量。青年干部为乐清有陈莹丽这样的乡村教师感到骄傲,同时也激励着他们更加珍惜当前的美好时光,勤奋学习、努力工作。
陈莹丽的高中校友孙宁哲表示,在陈莹丽事迹的宣传报道中,有个很醒目的标签,那就是“90后”。他认为陈莹丽身上属于青年人的青春力量和坚持,让她做出了最后选择,也照出了青年人的精神风貌。
组织宣讲,继续挖掘“陈莹丽”式先进教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7月19日,温州市教育局追授陈莹丽为温州市“师德楷模”荣誉称号,并下发通知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向陈莹丽学习活动。希望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能以陈莹丽老师为榜样,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以仁爱之心、奉献之心、责任之心、实干之心为实现温州教育现代化、再创温州教育新辉煌作出更大的贡献。希望广大学校(单位)加大“陈莹丽”典型事迹和“陈莹丽”式的先进教师的挖掘和宣传,进一步在全市教育系统营造弘扬良好师德师风,积极传播教育正能量的良好氛围。
目前,市教育局已经组织陈莹丽同事、学生、家属和媒体记者等,成立陈莹丽先进事迹宣讲团,将在8月召开的全市师德学习会上进行宣讲。与此同时,市教育局各直属学校、机关各支部也相继在月固定党日活动中,认真学习陈莹丽先进事迹。
征集令
寻找乡村教育守望者
连日来,温州90后乡村女教师陈莹丽不幸罹患肝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坚守三尺讲台的先进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人,也将我们的目光投向了她所代表的一特殊个的群体——乡村教师。
偶尔也会有灯光打在他们的身上,但是更多的是无人喝彩的寂寞;偶尔,也会有光环降临在他们的头上,但是更多的是埋头苦干的沉默……他们就像乡间的小草,在农村广袤的田野上默默无闻地耕耘,在艰难困苦中寂寞地坚守着三尺讲台,在惨淡的乡村教育背景下追寻自己的梦想……就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坚守,成千上万的农村孩子的命运被改变,由此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乡村教育是立国之大本”,“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教育关系国之根本。而乡村教师的身上肩负着改变农村教育的重任。为此,本报与市教育宣传中心联合策划推出《聚焦乡村教育守望者》栏目,寻找更多的美丽乡村教师。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聚焦报道,社会能一直将炙热的目光投向这些“平凡又崇高”的人,更重要的是,能切切实实地帮助他们改善境遇,让关注变为足以变革乡村教育的建设性力量。
所以,只要你身边有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只要你觉得Ta让你在学生生涯获益匪浅,只要你觉得Ta是你心目中的“最美乡村教师”,你都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温州新教育”进行推荐。卓扬 孙宁哲 杨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