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 温州鹿城作好三篇文章
改革开放以来,受传统礼俗观念的影响,温州婚丧嫁娶攀比之风日甚。所谓“天价的彩礼让人娶不起,豪华的丧葬让人‘死’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让人还不起”。
如何让厚养薄葬、简约重情的现代文明之风吹拂人们的心田,是一道难题,正如温州一位知名的民俗专家所说:改变群众传统婚丧观念,如同一场“头脑革命”。在这场头脑革命中,温州作为“移风易俗”全国试点地区,正致力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陈规陋习得以改变。而作为主城区的鹿城区,更是通过新观念的入脑入心、新做法逐步推广、新举措便民利民的三篇文章,逐步解决好移风易俗这个大难题。
入脑入心
红白喜事简约成风
“以前办‘白喜事’,既收人情又要办答谢酒宴,大操大办铺张又浪费,现在人们的观念变了,按照父亲生前意愿,我们选择了简约版的‘新模式’。” 6月初,父亲年迈去世,家住市区马鞍池新村的市民薛先生与三兄弟商量后决定丧事一切从简,坚决不收礼金,不办酒宴,仅用花圈、挽联表达对老人的哀悼之情。薛先生告诉记者,那段时间同事亲友过来,主要是陪他说说话,让他能感觉到对方的安慰,又不会有很重的负担。“丧事简办既节俭又文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响应了。”薛先生的同事金小姐说,今年一共参加了4次朋友或同事的父母亲追悼会,放到早几年,估计一个月工资都要泡汤的。
如今在鹿城,不仅城里人家里办大事“要文明”,山福、藤桥、七都等乡村,厚养薄葬的文明观念也深入人心。家里先辈过世,丧事花圈不超过10个、吹打(号)班乐队总人数不得超过20人、酒席标准每桌不得超过1000元——这条“村规民约”在山福镇32个小村庄里家喻户晓。
“山福镇是出了名的侨乡,年青一代海外创业,留下年老的父母和祖辈。老人过世,后代们都要借由办‘白喜事’来寄托哀思。常常是哀乐昼夜不停、鞭炮声声巨响,流水席大吃大喝,花圈堆满房前屋后。”山福镇驿头村网格长陈光锋说,一场白喜事下来,时间长的要半个月,少则花费十多万元,多则几十万元,丧事办完,一些经济本就不宽裕的家庭债台高筑。
2015年10月,山福镇在驿头网格开展丧事简办专项整治试点工作,试点成功后,即向全镇32个行政村全面推行丧事简办的成效。镇村共同努力,通过沟通、协调、劝说、制止,打消村民的顾虑,使《文明治丧协议书》成为山福镇的道德准则之一。
让群众监督群众、引领群众,这是鹿城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的又一法宝。该区广泛开展乡风评议,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老人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做到有章程、有制度、有活动。
“过去红白喜事攀比之风严重,我们村里的老人就提出倡议,要简办丧事。”七都街道老涂村老人协会原会长翁洪存告诉记者。2015年,七都街道启动了“移风易俗”整治工作,通过制定《七都街道移风易俗工作方案》,在街道、村级、村老人协会逐级成立“移风易俗”督查小组,把“禁止丧事大办”写入村规民约。
在七都街道前沙村,丧事简办有个好榜样。归国华侨张国生的父亲张万林生前决定,不大操大办丧事,而是将自己省吃俭用存下来的10万元钱捐给前沙村老人协会来做慈善做公益,用来建设前沙村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按照父亲的遗嘱,他的丧事省去了送礼金、红包,燃放爆竹等程序。在父亲的带动下,村民先后捐资160多万元,3个月后养老服务中心就建好了,这让许多留守老人得到更好的照顾,相信父亲九泉之下一定会很安慰。”张国生说。
曾在七都街道工作过多年的朱先生告诉记者,近年来,七都不但操办丧事的少了,年轻人回乡探亲的也多起来,以前不少人五六年才回乡一次,现在清明、中秋都有人从海外回来探望老人,都不希望把遗憾留在老人的丧事上,而是能在老人生前多尽一份孝心。
近年来,鹿城区从城市到乡村,广泛宣讲移风易俗、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建成道德大讲堂、文化大礼堂等固定宣讲阵地1000多处,组建200多支文明城市创建宣讲队伍,350余名“草根宣传员”,用温州方言将鹿城红白喜事的民俗文化以及移风易俗过程中的新事、好事、文明事,在各文化礼堂、道德讲堂、村民活动中心甚至田间地头随时随地地传播,引领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
鹿城还组织纂写《尚德鹿城》,将“十二五”期间鹿城各类道德模范事迹整理成册,出版《伏茶——温州大爱的坐标》和《文明礼赞》,旗帜鲜明地弘扬鹿城道德正能量,发放“反对大操大办、倡树文明新风”倡议书10多万份。
反对陈规陋习,提倡文明新风;反对大操大办,提倡节俭之风。当前,各社区、村都把婚丧从简等移风易俗内容写入《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全区还开展大规模、高密度的“种”文化、“送”文化活动。
生态回归
将殡葬改革进行到底
在轮船上手捧鲜花,将花瓣撒向瓯江,伴随着轮船汽笛长达一分钟的鸣叫,全场默哀以寄托对“海葬”先人的追忆与祭奠。这是今年清明节之际,发生在瓯江畔的一幕新式“告别礼”——花祭。别小看这场告别礼,除了曾经为先人选择海葬的家属,现场还有500多市民自发参与。尤其是那些不能回乡祭祖的新温州人,他们也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远方已故先人的哀思。
花祭、在思念墙上留下充满温情的话语、把对亲人的思念写在风筝上放飞……近年来,鹿城区注重主题活动与文明祭祀相结合,用绿色文明的祭祀方式取代烧纸放炮的旧俗。情义依旧绵长,但呈现的方式却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文明。
文明祭祀与生态回归同步前行。自上世纪90年代开展“海葬”以来,鹿城区已有90多例骨灰撒入江海。该区还成立了全省首个海葬民间组织——鹿城区生态回归促进会,引领鹿城更多人参与移风易俗、绿色殡葬。“其实,老百姓是可以接受生态安葬这种方式的。据媒体对市民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81.3%的被调查者愿意接受海葬等不留骨灰的葬法。”鹿城区生态回归促进会会长蔡文篪介绍,特别是近几年,在殡葬方面人们的思想越来越进步,“前年我身边就有一位老人,与其所在街道的一群退休老人提出‘弃公墓、选海葬,筹钱建凉亭、立功德碑,留后世祭奠’的设想和要求。”
市民自觉,政府更是采取积极措施鼓励这种自觉行为。为了方便海葬者的家属追思,眼下,鹿城区初步选定在翠微山烈士陵园、翠微山公墓边,筹建一座生态回归纪念园,除了有纪念雕塑和纪念碑的广场外,还将在纪念园里打造慈孝文化和生命文化宣传廊。实现土地零占用,免费为百姓服务。
除了“海葬”,集体树葬也开始为更多的鹿城人所接纳。在鹿城区仰义陵园,经过专人打理,两个5亩多的绿地郁郁葱葱,十几棵原生态、树龄30来年的香樟树伫立其间,静谧安详,至今已有10位逝者在此安息。市民宋女士表示愿意接受树葬,感觉“很潮”,可以留给后人一棵大树,多好。而市民刘先生则说出很多人的心里话:比起传统的公墓动辄两三万元,甚至高达20万元,生态葬目前是免费的,既环保又节省费用,且这种方式更符合先人“魂归自然”的遗愿。
除了“海葬”“树葬”等新兴模式,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公墓。据统计,目前温州市共建有大大小小的公墓(陵园)约800座(包括公益性公墓和经营性公墓),近年来每年都在新增公墓用地,如何处置火化后的骨灰,将殡葬改革进行到底?鹿城区的对策是,积极推进骨灰堂建设,一般来说,公墓4平方米建筑面积只能安置一对故人,而在骨灰堂里,一平方米可安置4对故人。
去年底,鹿城区山福镇巽岙村公益性骨灰堂项目,在巽岙村岙底潭举行开工奠基仪式。巽岙村骨灰堂项目总面积2.8亩,总建设面积600平方米,两层,建造穴数2000穴,有1个小型停车场、骨灰堂道路等配套设施,总投资约448万元。“巽岙村骨灰堂竣工后,将惠及周边各村,解决了各村逝者安葬难题,符合节约土地、生态环保的要求,将成为人民群众孝亲、感恩、慎终追远的场所。”鹿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骨灰堂项目顺利实施,争取早日竣工并投入使用。
旧俗逐渐转为新风,实属不易。为防止丧事旧俗卷土重来,鹿城区发布《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禁止丧事扰民行为的通告》,《通告》明确了“严禁在家中长时间停放遗体,遗体必须在24小时内运往市殡仪馆”等具体细则。此外,鹿城区还推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机制,形成民政、公安等多部门联合“清”旧俗的强大阵容。并在各街道、村居、村老人协会逐级成立“移风易俗”督查小组,层层递进进行督办,村“两委”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指派专人担任殡葬改革联络员,制定村级“移风易俗”工作小组章程,用“规矩”规范殡葬。
减肥瘦身
打造婚庆基地为新人“镇痛”
作为温州市的主城区,鹿城人的经济水平相对较高,“聘金越多越神气、红包越厚越阔气、鞭炮越响越喜气”曾是广泛存在的现象,一场豪华的婚庆仪式少则十来万元,多则四五十万元。婚礼酒席更是国内少有:黄鱼龙虾不可少,非中华烟茅台酒不上桌。然而“儿子娶媳妇,爹娘脱层皮”,越来越沉重的彩礼,再加上婚房、婚车,结一场婚让一些原本就不宽裕的新人家庭快乐并痛苦着,也让新婚家庭在起点就开始负重,艰难前行。
如何遏制结婚讲排场、铺张浪费之风?鹿城的回答是政府策划新式公益婚礼、打造公益婚庆基地,让新人雅办、简办婚礼。记者从鹿城区文明办获悉,该区正在积极筹备推出一批以公园广场、美丽乡村、文化礼堂为载体的公益婚礼基地,通过在各基地打造系列时尚简约的婚礼,形成鹿城区婚庆移风易俗主阵地。签约合作的婚庆服务公司将每季在公益婚礼基地定期开展一期公益婚礼,通过系列活动持续话题讨论,形成文明新风尚示范效应。据了解,首批新人婚庆公益场地暂定为:世纪广场、帆影广场、马鞍池公园、鞋都广场、江心屿大草坪;七都谷子里、白鹿奢乡民宿蜜苑、高田生态农庄;黄龙社区文化礼堂、临湖社区文化礼堂、驿头社区文化礼堂、板桥社区文化礼堂等。
抓住节庆开展主题活动是鹿城区开展移风易俗宣传的小秘诀。牛郎与织女相会的七夕节即将来临,据鹿城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民政局正在积极谋划一场“七夕公益集体婚礼”,将在“七夕”前夕举行,目前正面向社会各领域征集10对新人,环卫、教师、医生、军属、新温州人优先参加。当天的集体婚礼上,新人们将跨火盆、拜天地、揭盖头、行合卺礼、所有亲友享用素宴……还将举行公益婚礼基地挂牌仪式、公益婚庆公司签约仪式,推出公益婚礼宝典,参观温州婚俗演变展等精彩活动。
听闻这个好消息,正和女朋友准备领证的小陈很是心动,他说,身边朋友结婚都是大操大办,收过来的礼金还不够花的,婚礼仪式又缺乏新意,公益婚礼包含揭盖头等传统仪式,听起来很不错;来自安徽的新温州人小吴在双屿一鞋厂上班,听说有这场集体婚礼,马上表示回去和女朋友商量。两人在温辛苦打工,挣的钱都得存起来回家盖新房,又不想在婚礼上亏待了她。到时候,参加第二故乡政府组织的集体婚礼,只需花上两三万元就有专人承包婚礼服务,亲友们也可以来观礼、聚餐,肯定比大酒店里吃吃喝喝有意义多了。
推行移风易俗难在让文明新风入脑入心,鹿城区一边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宣讲和监督,让新风尚在公众心中潜移默化,与此同时,政府积极作为,通过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回应了百姓的自觉,由此引导移风易俗工作步入良性循环,文明的新风吹拂在城市乡村的角角落落。 章会 卢卓如 黄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