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治水人】全民治水助力菇溪河十年“变形记”
近日,永嘉菇溪河综合整治工程第五期——桥头大桥至朱涂大桥段整治已接近尾声。跟我市其他剿劣任务繁重的河道不同,菇溪河早已摘掉劣V类的帽子。说起母亲河,永嘉桥头人无不自豪地说,现在菇溪可是拥有二类水名片的可游泳河道。
作为我市河道治理的模板,菇溪河的“变形记”离不开政府的综合治理,也离不开当地的企业家、能人和志愿者。近日,记者来到永嘉桥头菇溪河畔,寻访这些守护菇溪河的“最美治水人”。
从“牛奶河”到二类水
菇溪河是桥头人民的母亲河,曾经清澈见底。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菇溪两岸建起上百家包括纽扣、拉链、炼油、电镀等私营小作坊,大量工业废水、岩粉和洗涤剂直接排入菇溪,河内污水横流,逐渐变成了“牛奶河”、黑臭河、垃圾河。
2008年,永嘉成立菇溪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县级指挥部,对菇溪河道进行全流域规划治理。经过4年的治理建设,引起省市的高度重视,于2012年被列为省重点工程。“我从小在菇溪边长大,这十年见证了它从清澈到牛奶河,再到如今的二类水。”县人大代表金爱珍家住河边,也是巾帼志愿队的一员,面对河道变化,她不禁感慨万千。
从“政府治水”到“全民治水”
“我们指挥部一共5人,手上项目10个,河道日常管理大多由他们来。”指挥部指挥周成标说的“他们”,是助力菇溪河华丽转身的重要力量。
指挥部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几十年来,桥头民众对河道治理的愿望始终强烈。自1987年起,石埠头村村民朱清福自掏腰包几十万,先后设计了五套治理方案,沿河逐村奔走呼吁。桥头历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如邹永芳、叶克连等,更将菇溪河道治理的建议逐年具化、细化,层层上达。2015年2月的新春座谈会上,桥头内外企业家在短短十分钟内捐资2923万元,用于建设菇溪两岸景观绿化工程。
变“政府治水”为“全民治水”,菇溪综合治理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几年前,由桥头镇48位市民自发组成菇溪河道综合治理“市民监督团”和“市民参谋团”;桥头镇井大村老人方云松主动成为菇溪河道治理的“市民监督员”;曾从事建筑行业的金永忠,义务当起工程队的“参谋”。去年6月3日,“保护菇溪河环境观察哨”成立仪式,20名义务环境“侦查员”将全天候监护菇溪河的排污情况;今年5月底,“排污口守望者”队伍成立,盯准污水直排。
治水倒逼支柱产业转型
随着水质好转,菇溪河的生态得到了改善,最大的标志就是河里的鱼多了、肥了。良好的水生态,原汁原味的山野味道吸引了不少城里人驾车前来,带动了周边农家乐产业。
河水整治,也倒逼岸上转型。2015年起桥头启动纽扣行业污染整治,按照新环保法要求,依法对桥头镇范围内废水不能达标排放的纽扣企业进行全面停产,对符合土地、规划和环评要求的纽扣企业,加快推进废水治理设施生化改造。菇溪河这条遭污染后被整治,整治之后又遭污染的河道,终于从岸上截断污染源,恢复清澈。
根据周成标的设想,菇溪还将发展漂流、游船等水上游乐项目,在旅游领域深入挖掘,大写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