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文化改革发展巡礼】采成蓝夹缬民办博物馆走出“以馆养馆”创新路
2016年12月28日,寒气逼人。早上,在瑞安马屿镇净水村的温州采成蓝夹缬民办博物馆染坊内,馆长王河生与另一名师傅在2个高大染桶边的梯凳上忙着转动吊在桶内的两条正在浸染的蓝夹缬布料。每隔几分钟,师傅都会上下或左右转动一下布料,这样能更均匀地染上色。
从2007年开始,原本生活在北京的王氏染坊传人王河生回到瑞安老家,在村里成立靛青专业合作社开始规模化种植靛青,并在2008年开始自筹资金筹建温州采成蓝夹缬博物馆。从2010年9月16日开馆以来,王河生个人已陆续投入资金达500万元,目前藏有1000多件实物展品,并已开发了靛蓝、青黛、板蓝根茶、蓝花布、彩缬等众多衍生品,走出一条民办博物馆创新、创收的新路子,基本实现了“以馆养馆”的目标。
研发50多种蓝夹缬技艺衍生产品
刚踏进温州采成蓝夹缬博物馆一楼,记者就被一个古色古香装饰的产品展示厅给吸引住了。这是以蓝夹缬技艺衍生产品为主的展示厅,大厅正中央摆着两台织布机,机布机和四周的墙上悬挂着各类产品,有蓝白相间的传统蓝夹缬被面,有蓝布花系列的桌布、服饰、围巾、靠枕、茶席、茶托、包等生活用品,多款色彩鲜艳的麻布及丝绸面料的彩缬技艺产品尤为显眼。
“这种唐代彩色夹缬技艺已失传800多年了,我是去年攻克技术难关的,繁琐的工艺加上高昂的成本让彩色夹缬工艺品售价远远高出蓝夹缬工艺品,一件同等规格的彩色夹缬,售价是蓝夹缬的30倍左右,但由于技术复杂,很难批量生产。”王河生说。
据介绍,采成蓝夹缬博物馆目前已成功开发出靛蓝、青黛、板蓝根茶、蓝花布、彩缬等五大类的衍生品,涉及50多种产品,包括包、衣服、装饰画、围巾等。拳头产品是靛蓝和青黛,其中靛蓝一年可以生产50吨,在中国有产能的传统印染企业中,80%采用他们的靛蓝料;青黛产品主要向江苏一家上市药企供应,他们要的量很多,但是生产能力有限,每年只能提供一吨的干青黛,它成了供不应求的稀缺产品。2015年靛青专业合作社与博物馆共创下150多万元销售额,2016年的经营收入预计还会增加,可基本实现“以馆养馆”的目标。
蓝夹缬博物馆已成游学“大课堂”
古人称染色为缬,夹缬,距今已有约两千年历史,而蓝夹缬技艺以靛青为染料,用两片纹样对称的木板夹住丝或棉料染制出各种图案的织品,是中国四大染色工艺之一。
温州蓝夹缬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河生就是蓝夹缬技艺“非遗”传承人之一,因此采成蓝夹缬博物馆也成了我国首个由非遗传承人创办的蓝夹缬博物馆,也是温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夹缬技艺传承基地。
采成蓝夹缬民办博物馆有1000多平方米,一楼除产品展示厅外,还有炼制染坊和游客体验大教室,除了日常生产,还承担生产制作演示和DIY制作的作用,游客或学校团体前来时可以体验蓝夹缬制作工艺及靛青染料炼制操作全过程等。
作为博物馆的主阵地,二楼的藏品展览厅有300多平方米,分为四个区,分别通过图文介绍和有关蓝夹缬工艺使用的工具、原料等实物展示,生动再现了从原始社会的草麻披到棉布制衣,再到后来有了印花内容的演变。在展厅里还可以看到不少明清时期的蓝夹缬印花布,上面印有百子图、南戏人物以及花鸟图案等。
王河生说,博物馆一年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大多是省内各大高校大学生、外国留学生,还有温州地区的诸多中小学生。为丰富内容,该馆特意收藏实物展品1200多件,收藏范围也从蓝夹缬及相关产品延伸到了农耕文化时代的物品,包括古代的花轿、家具等“老古董”。
走展会与网络销售相结合的新路
除研发蓝夹缬技艺衍生产品,王河生还考虑如何更好地推向市场等问题。近几年,他们便开始积极参加由政府或行业协会组织的全国各地的文创、农博类展会。他说,2016年3月份参加了温州文博会后,消费者对蓝夹缬技艺产品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凡是参加这些展会,王河生均会亲自上阵,现场讲解和演示工艺,在展位设计上一般也都会选特装。
王河生称,在2016中国义乌文博会和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温州采成蓝夹缬博物馆展位的现场制作同样引起轰动,有客人一口气花5000元买现场制作的围巾。通过展会,更多的人了解了植物染料与化学染料的区别、植物染料对人体的好处。
另外,王河生还利用互联网平台,邀请年轻人一起开办蓝染体验工作坊,开展网上营销,带着“传统”标签的植物靛青业,在被世人淡忘了半个多世纪后,终于重新焕发出生机。
来源:温州商报
记者:刘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