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温州宣传 -> 宣传动态 -> 县市动态  -> 正文县市动态

苍南“文明渔鼓(鼓词)”进万家 传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9日 来源:温州宣传网

  “板子敲起闹匆匆,渔鼓一打响叮当。讲文明,树新风,男男女女喜洋洋……”

  近期,在苍南县各大乡镇的公园、文化广场、文化大礼堂等场所,每到月朗风清的夜晚,就会人头攒动、欢声不断,妇女、青年、老人们兴致勃勃地聚集广场,凝神倾听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明月老师和他的女弟子林芳带来的《讲文明、树新风》渔鼓(鼓词)曲目。在苍南,渔鼓可谓家喻户晓,是地方传统文化曲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以苍南地方方言闽南语在民间传唱,融入乡俗俚语,极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为更好的借用这一艺术形式,发挥其在宣传上的独特作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苍南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别出心裁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渔鼓(鼓词)曲艺的传唱中,通过民间艺术家在社区、村居的巡回演出,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主流价值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老瓶新酒”贴近百姓

  苍南渔鼓,俗称“蓬鼓”,因渔鼓伴奏发出的声音而得名,伴奏乐器只有一鼓一拍,鼓就是一截一端蒙着猪肠薄膜的毛竹筒,长约80厘米,直径约10厘米;拍是一对约长10厘米的竹片。过去艺人们走村串户,在农户门前,或祠堂、宫庙等地,从黄昏开始登台演唱,引来男女老少醉心倾听,曾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破四旧”以来,渔鼓艺术日渐衰微,有过一段时间的沉寂,而今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重新走入群众中去的时候,现场的听众无不泛起内心深处的乡村记忆。

  “在我很小之时,大人们经常会三五个人凑钱请位老师傅表演,我们就坐在大树下边乘凉边听渔鼓,那时候听到的渔鼓多是讲《蒲门女哭夫》、《和尚娶妻》、《棒打鸳鸯》等民间传奇故事,极具趣味性。”听众林先生说,渔鼓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以前或是在池塘边或是在大树下、晒谷场,用桌子搭台,“唱词先生”登场,张口即来,扁鼓响亮,琴声悠扬,那一段段历史沧桑、古今奇闻就从先生的巧簧之舌下流出。

  但凡听过渔鼓的老人们都对那段时光记忆犹新。“如今,在民间已经很难看到渔鼓表演了。”有着相似记忆的郑大爷面露惋惜之情,“但这个演出活动将文明宣传融入渔鼓的说唱艺术非常具有教育意义,老瓶装新酒,真是让人惊喜!”当晚的活动现场也不乏一些年轻的面孔,年轻人听了“文明渔鼓(鼓词)”后深受教育,他们认为;“这种传唱的形式很贴近生活,接地气。在现今社会的人们的心里多了许多浮躁的心理成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让自己的心灵多一份平静、多一份安宁,要让自己更具有文明意识和责任意识,做一名德才兼备,内外兼修的合格青年。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之花在我们身边绽放”。

  现代的文艺形式充斥着大街小巷,但渔鼓(鼓词)还是在百姓的心中牢固地扎根。如果有心去乡间走一走,在老人亭里、个体的修车摊上、老旧的理发馆内,偶然间还可以追寻到这熟悉的曲调。老人们听着从收录机、音响里传出熟悉的声音,或口衔烟管,或轻摇蒲扇,就算少了原汁原味的现场感,但那份神往仍然写在脸上。

  文明新风吹进万家

  与“阳春白雪”的场馆晚会相比,被称为“下里巴人”的街头、广场的文化民俗活动显得更接地气,贴近了百姓的心,令人深切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的血肉联系。渔鼓(鼓词)节目《讲文明、树新风》融入“打理卫生环境、清理户外广告及占道经营、治理停车行车秩序、拆除两违建筑、绿化美化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文明出行”、“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上网”、“文明开车”、“传统孝道”、“遵纪守法”等25个节段,既有传统美德又含文明礼仪知识等,传唱教育和引导人们遵德守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勤劳致富、抵制迷信、革除陋习,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艺术家们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神采飞扬,唱表结合如行云流水,雅俗兼得。市民张大伯听后感慨地说“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听见渔鼓了”,他对演出称赞有加,连连说好,他表示“渔鼓这种形式寓教于乐,内容贴近百姓生活、使人深受教育和启迪,应该多举办这类活动。”

  全篇唱词长达4千字,传唱时间近四十五分钟,内容有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岗爱业、孝老爱亲,道出做人做事之理,传播文明道德风尚。“渔鼓演唱通俗易懂、幽默风趣,通过方言的说唱手法非常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吴老师说,“它有表有唱,以唱为主,叙事抒情皆可,说唱表情神态要体现喜怒哀乐。”在谈及这项技艺的发扬与传承时,作为国家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吴老师深感责任重大,其实近年来,为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传统渔鼓艺术,吴明月老师将党的政策宣传融入到渔鼓演绎中,已陆续创作出《四边三化》、《遵纪守法》、《奔小康》等多个渔鼓现代节目。他说,渔鼓演唱通俗易懂,闽南方言的说唱非常受群众的欢迎,将党的政策宣传与渔鼓表演相结合,既能实现国家政策宣传的效果,又能达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核心价值 落地生根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全国各地纷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报道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基本内容及其深刻内涵,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有关讲话精神,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苍南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根据省、市委宣传部文件精神,结合苍南县实际,充分发掘民间传统文化力量,开展“文明渔鼓(鼓词)进万家”活动,围绕“两城示范、十镇联动”文明创建工作,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力营造“讲文明,树新风”的浓厚氛围。在5个月时间内,该活动将在全县12个乡镇,50多个社区村居各地不同方言语系区域巡回传唱,很好的借用渔鼓(鼓词)这一传统曲艺形式,让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入千家万户,融入百姓生活。通过渔鼓(鼓词)的传唱提高群众对文明创建工作的参与度,促使文明创建工作真正在广大群众中“落地、生根、开花”,通过民间艺术家们的努力和广大群众的参与,使“文明渔鼓(鼓词)进万家”活动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社会送温暖,为国家做贡献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也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深入基层,引领主流,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