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温州宣传 -> 社会宣传 -> 典型人物  -> 正文典型人物

【第三届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徐松华 交警支队三大队一中队中队长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4日 来源:温州宣传网

  徐松华,男,35岁,中共党员,2000年8月自浙江警察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现任温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三大队一中队中队长。

  同事眼中的“钢人”

  徐松华同志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敬岗奉献,10多年来竟没有年休假过1天,加班已经成为了他的一个习惯,被同事们亲切的称之为“钢人”。2009年当时徐松华还在市交警支队政治处工作,在支队相继实施的警务模式、绩效考核和用人机制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中,作为支队考核办的成员,在此期间,他充分履行职责,主动加班加点,积极建言献策,较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曾连续奋战三天两夜,将市区248名路面一线责任区民警的年度勤务实绩及时进行了计算和公布,为单位内部人事任免提供了有力的业绩依据,获得了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并为此被市局个人嘉奖一次。

  自去年5月调任交警支队三大队一中队任中队长后,为了加快步伐、保质保量完成2010年中队执法规范化建设任务,徐松华再次发挥“钢人”本色,带头加班加点,连续15天以队为家,日夜坚守在施工现场第一线,对进场的每一块砖、每一包水泥,甚至每一堆石沙以及相互配比都进行严格监督、严格把关,最终完成了上级下达的30天建成附属办公楼、15天完成办公楼改建装修的工作任务。期间,由于工程款项未能及时划拨到位,为了确保不影响工程进度,该同志还带头自掏腰包,先后拿出了7万元垫付了急需的各类工程款。由于中队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明显,该中队被确定为全市首个公安交警系统执法规范化中队示范点,吸引了来自全省公安交警系统各单位同仁多批次的莅临参观学习,同时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群众的一致好评。

  身先士卒,不上路的交警不是好交警

  “交警的主战场在路面”,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敢于叫响“向我看齐”的口号。他说到做到,在履行好中队长各项领导职责的同时,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将大部分的时间安排在与同事们一起,无论是中队辖区早晚高峰排堵保畅等路面管理中,还是在夜间开展查处酒驾集中行动中,总能看到他与同事们奋战在路面一线的忙碌身影。经常有上门办事的群众好言相劝他不要上路,只要干好中队长的本职工作就行了。而每次听到这样的言论,他总是开怀大笑并说道:“与时俱进呀,现在不光是我中队领导要上路,大队领导,甚至支队领导也都上路了。交警,交警,不上路的还算是交警吗?”

  虽是中队领导,不过他坚信,融洽的工作氛围是最好的养生之道,他在同事眼中既是工作上的好领导又是生活上的好兄弟,在每逢节假日选择加班时间上,他都先让同事先挑休息时间,而大年初一等特殊日子总能看到他在工作岗位上加班身影。在一次连续加班时,年幼的儿子在电话中向他哭诉,“很久没见到爸爸,我很想你。”但是有任务在身,对妻子及儿子的愧疚只能默默的放在心里。

  心系群众,力求为民办实事

  他心系群众,力求从提高服务质量上求政绩。三大队一中队的违法处理窗口先前设在中队大院内侧,由于位置不显眼,这给前来办事的群众带来极大不便,许多群众经常找不到违章处理窗口,既费时又费力。他抓准2010年在全市公安交警系统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成功将该违法处理窗口移到了沿路街面,同时在违法处理窗口内引入了银行窗口管理服务模式。此举极大方便了群众,切实提高了公安交管服务质量。在该中队隔壁摆摊小卖部的女店主来中队笑着说:“中队违法处理窗口移位之举,虽影响了她的生意,但确实是一件利民便民的好事情。”原来,此前每天借问路而到她店里买东西的群众很多,但现在已大不如前了。

  而针对社会群众反映较多的中队辖区几个乱点堵点问题,他立足当前警力紧缺的现状,及时调整了传统勤务的工作理念,提出了向科技强警谋求警力,积极争取多方支持,成功立项并建立了全市首个中队“数字勤务室”,通过路面电子监控,及时抓拍重点路口、路段的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大大震慑了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取得了乱点堵点整治的阶段性成效。在2010年龙湾区群众满意不满意基层站所民主评议中,该中队排名第20位,与2009年相比足足上升了41位,取得了较好的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

  在十多年的公安交警生涯里,徐松华同志以“钢人”的韧劲,用实际行动说着“向我看齐”时,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对妻子和儿子的愧疚,他说,“我自评为是一名合格的交警、称职的公务员,但却是一名不称职的父亲与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