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十大感动温州人物】王钦昂 王钦朗:古稀两老人 十年育弃婴
平阳县闹村乡中心小学四年级有一位特殊的女生——王小宝,她有两个爷爷。
这两个爷爷——74岁的王钦昂和72岁的王钦朗与小宝都没有血缘关系。但若没有他们照料,小宝不会有今天。
租来小木房陪孙女上学
2003年9月至2006年11月,大爷爷王钦昂一直带着小宝租住在学校附近一间小木房里。小木房破旧潮湿,面积仅6平方米左右,高度只有2米多一点,床、饭桌和灶台全部挤在一起。但为了让小宝念书,王钦昂硬是在这个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了三年多,为小宝做饭、洗衣。
这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小学距离二老自己的家有15公里,且大都是山路。学校要求寄宿,并根据小宝的情况减免了学费、住宿费。但每学期还需缴550元生活费。而两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月收入仅80元,连小木房每年300元的租金也压得他们透不过气,就更不用说这笔生活费了,自然无法让小宝像其他孩子一样住校。万般无奈之下,王钦昂选择租房陪读,并趁身体好时外出打散工赚点生活费。
二老艰难地供孙女读书的举动,感动了学校师生和周围群众的心,他们的故事在闹村传开了。今年11月,有位好心人捐助了550元的生活费,终于使王钦昂和小宝从压抑的小木房里解脱了出来。现在,二老只需周五接孙女回家,周日护送她返校……
生病也不动孙女读书钱
11月30日,2006感动温州采访组记者来到了偏远的闹村乡杨美村。一听说要采访王家二老,10余名村民围了上来,争相带路。“这样的好人,你们要好好宣传一下。”杨美村党支部书记林延国闻讯跑来介绍二老的善举。
众村民在一小块芋头地边停了下来,指着正在用锄头除草的老人说那就是王钦昂。老人每一次抬起锄头都显得很吃力,动作十分缓慢。初冬的山风有些刺骨,老人的衣服却破旧、单薄。他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时不时地停下来,捋起袖子或挽起裤管抓痒。他手臂上的皮肤整片白花花的,干燥起层,如同鱼鳞一般,腿上有好几处已抓出了血。
“他的皮肤病已经很严重了,他弟弟的气管炎也很重,二老却一直不肯花钱医治。今年,有几位好心人给小宝捐了一些钱,二老也坚决不动这笔钱,说一定要留给孙女读书用。”邻居林延智老人说,“二老就连自己种的卖相好的芋头也舍不得吃,要送出去卖钱。”
吃饭总让孙女先吃个够
芋头地向前几十米,就是二老和小宝的家。这是一间年久失修的旧木房,房屋前排的木头都已倾斜。昏暗的房间里竟比室外还阴冷,一盏白炽灯发出的昏黄灯光无法照亮整个房间,倒是后门的几个大洞让外面的光线透了些进来。房内堆满杂物,地面坑坑洼洼,小宝的床摆在木房右侧。杨美村党支部书记林延国介绍,小宝住的这个房间还是公建房,并非王家二老所有。
二老的房间只有10平方米左右,除了睡床,还有烧饭的灶台。打开锅盖,剩饭上放着三盘菜:几块豆腐干、半个烧焦的鸡蛋和一碗萝卜。灶台旁边的小木桌上还有两碗剩饭和两片白菜叶。小宝笑着说:“两个爷爷对我很好,每次吃饭都会让我先吃,等我实在吃不下了再吃。”这样的吃饭程序从小宝有记忆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林延智说:“尽管生活条件很差,但二老把小宝当亲孙女来照顾。”
赊账也要给孙女买奶粉
由于没有固定收入,经济窘困,无人肯嫁,王家二老一直相依为命。1997年初春的一个雨天,王钦朗在村办事处门口发现一名刚出生的弃婴。当时年过花甲的二老连温饱都成问题,却硬是收养了这个可怜的女婴,并取名叫王小宝。二老没钱,只好到村里的小卖店里赊账买奶粉,再打零工慢慢还。没结过婚、没有育儿经验的他们又当父亲,又当母亲,把小宝抚养长大。
有福不享只为照顾孙女
2年前,王钦昂享受到每月70元的低保金。这笔低保金成了二老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民政部门批准二老住进闹村敬老院安度晚年。但王钦昂坚持让王钦朗一个人住进去。他说:“弟弟身体差,不住进去就多个人需要照顾,但我不能去,我一住进去,小宝就没人照顾了,70元的低保金也没了。”王钦朗入住敬老院吃住是不愁了,可每个月也只能领取10元的零花钱。二老就是用如此低的收入艰难地供小宝读书。
孙女不愿离开两位爷爷
因年迈,王钦朗的耳朵越来越背,很难听清别人讲话,二老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去年,平阳水头一户人家希望收养小宝。没想到小宝一听说此事就大哭起来,懂事的她说:“我宁愿每天少吃饭也不愿离开爷爷。”二老也忍不住落泪了。“小宝就是我们的亲孙女,我们也舍不得送她走。”王钦昂说:“我们能照顾小宝到什么时候就照顾到什么时候。如果有一天我走了,就把小宝托付给弟弟照顾。”
采访中,小宝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两个浅浅的酒窝给她增添了几分活泼可爱。她走路时,还喜欢一蹦一跳的。“如果能住上好房子,给你好吃的、好玩的,你愿意去吗?”“不,我哪里都不去,我就呆在爷爷身边。”小宝不加思索地回答,“如果两个爷爷要把我送走,我就哭上三天三夜,直到他们接我回家。”
“一个10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怎不令人动容?”闹春中心小学校长林开法说,“从小宝在学校乐观上进的表现看,她并没有因自己贫困的家境而自卑、自闭,这说明两个爷爷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给予了孩子许多精神上的关爱,使她依然能够快乐成长。这两位老人的善举和爱心值得我们敬重。” 记者刘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