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善:时光荏苒,习近平同志离开浙江10年了,我也已经从省长岗位上退下来了。这些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我有一种浓浓的亲切感,因为他现在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思想,与他当年在浙江带领我们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的很多思想和战略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形成,与他在浙江的实践密不可分。他当年在浙江的探索和实践,不仅成效巨大,而且经过提炼和发展,在他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后,升华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详细]
李金明:习书记对党建工作非常重视。2003年7月,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专门研究部署党的建设工作,作出了《关于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决定》。2004年10月,在他的领导下,省委全会又提出《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意见》。2005年1月,他系统部署了全省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短短几个月就构建了党建工作的整体框架和具体部署,这一系列谋划彰显了党建工作在他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也有力推动了全省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详细]
周国富:习书记到浙江以后,先是俯下身子扎实开展调研,然后基于对浙江省情的了解提出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新的工作坐标。走在前列是目标,干在实处是关键。这让大家耳目一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在创新创业中秉持的奋进精神的高度凝练,也是对今后工作的明确要求,极大提升了浙江干部群众的精气神。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国格,一个省有一个省的省格,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人格,“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就是我们浙江的省格,是浙江发展的精气神。同时,更是习书记个人品格的高度凝练、集中体现。 [详细]
章猛进:习书记从福建到浙江工作,出席浙江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并作任职讲话,是2002年10月12日,职务是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我当时是副省长,分管农业,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一个多月后,中央文件宣布他接任浙江省委书记,同时也公布我进省委常委,任常务副省长。我在省委、省政府都有职务,所以和他工作上的直接接触就比较多。在最初接触中,我发现习书记待人很诚恳,说话办事很稳重,工作很严谨,很注重调研 [详细]
张曦:2003年7月10日至11日,省委召开第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习近平同志代表省委常委会作报告。报告第三部分全面阐释要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他在会议结束时还就落实“八八战略”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会后,省委对这次全会精神作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对贯彻落实工作抓得紧而又紧。经过一段时间,“八八战略”的提法越来越深入人心,大概到2004年初就简称为“八八战略”了。 [详细]
张曦:2002年10月习近平同志初到浙江任职,2003年7月就提出“八八战略”,“八八战略”从酝酿到出台仅仅9个月时间。9个月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它已经永远铭刻在浙江的历史上,铭刻在浙江人民的心中。习近平同志讲过:“一个高明的领导,讲究领导艺术,知关节,得要领,把握规律,掌握节奏,举重若轻。”“八八战略”决策迅速形成并成功实践,正是习近平同志高超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的集中体现。 [详细]
王贺文:我有幸在近平同志领导下,在福建和浙江两度与他共事,其中我们在福建一起工作近6年时间。这期间,他留给我的印象是深刻而多方面的。近平同志具有政治家的胆识和气魄,具有亲民爱民的情怀,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掌控全局的能力,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亲和力,与他一起共事有一种安全感、踏实感和幸福感。 [详细]
吴国华:习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对统战工作高度重视,抓得很实。我们有过多次工作接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2003年1月27日,习书记来浙江工作刚刚三个月,就召开了民建、致公党负责人座谈会。在讲话中,习书记提出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领导,充分认识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地位和作用,更多地关心、支持和鼓励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开展工作。他非常明确地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详细]
王建满:当时,萧山是浙江进入全国百强县的第一个县(市、区)。习书记来调研的时候,正值撤市建区后谋划新发展的关键时刻。他那天听取了我代表区委区政府所作的工作汇报之后,作了一个小时左右的讲话,既充分肯定了萧山的工作,称赞萧山发展快、实力强、亮点多、贡献大、前景好,又告诫我们:一路高歌猛进,更应增强忧患意识,只有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全面辩证地分析和看待形势,才能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想得更深一些,抓得更实一些,使萧山在新一轮的竞争和发展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详细]
厉志海:2002年12月28日到30日,习书记到浙江任职不到三个月,就来衢州调研,在龙游县和衢州市区实地考察了企业、市场、开发区和城市建设工程,走访慰问了困难企业和困难群众。这次调研中,他深刻而系统地阐释了欠发达地区怎么发展的问题,鲜明提出衢州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对于我们衢州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来说,不要说跨越式发展,就是正常发展,赶上兄弟地市都很困难。可习书记不这么看,他认为衢州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特色就是长处、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他鲜明提出跨越式发展的思路,让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 [详细]
王永昌:绍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习书记对绍兴发展方向的指导,在我的印象中,也是从文化开始谈起的。2003年1月20日省两会期间,习书记出席绍兴代表团的讨论会。他讲道:“绍兴有很多典故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今天,我们弘扬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精神,就是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卧薪尝胆,艰苦奋斗,努力谱写新时期的‘胆剑篇’。 [详细]
张鸿铭:习近平同志2002年10月从福建省省长任上调任浙江省代省长。当时,我作为省环保局局长,自然很关注他上任之初是否重视我们环境保护这一块的工作。让我们非常高兴的是,他对浙江的环保工作高度重视,到任不到一个月,就在11月1日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安排审议《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 [详细]
潘家玮: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研,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进一步深化为“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他还提出了“两个更”,一是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二是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 [详细]
孙文友:印象最深之一,就是习书记对调查研究的高度重视。他经常说,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方法,领导干部要通过调查研究,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了解掌握第一手的情况。如果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他多次说,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他还说,作为一个地方的主要领导就要像陈云同志说的那样,90%的时间要用来调查研究,10%的时间用来作决策。 [详细]
李步星: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那几年,我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充分感受到他特有的精神气质、勇于担当的政治勇气、驾驭全局的战略胸怀和高超睿智的领导艺术。他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富有前瞻性地提出了推进浙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领导浙江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详细]
傅颂恕:习书记始终重视省人大的地方立法立规工作,多次强调要把提高立法质量放在首位。他在浙江工作的5年时间里,省人大开展了多项重大立法工作。其中一项就是2003年6月27日浙江省建设生态省的决定。还有一个就是2006年5月24日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议,其中包含了很多依法治省的具体措施。 [详细]
蒋泰维:习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敏锐把握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深入市县、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调查研究,立足浙江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一系列重要的科技创新思想,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大力度推进科技强省建设,为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详细]
阮忠训:我2003年6月到省外事办当主任。在习书记任省委书记的4年多时间里,我感到他对外事工作非常重视,给了我们很多支持。一般来说,在省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是摆在首位的,很少会在外事方面下力气,大多是把外事作为一项普通的行政服务职能来对待。但习书记很不一般,他对外事工作要求很高。他说,浙江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时间比较早,范围比较广,程度比较深,要做到地方外事工作服从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体制机制优势,形成政治与经济、政府与民间、中央与地方的立体交叉外交,进一步提高浙江对外开放水平。习书记对浙江外事工作的这个定位,成为我们开展地方外事工作的重要指导。 [详细]
王同元:习书记的工作是有自己特色的。最主要的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调研开局,确定目标方向,理清工作思路,制定战略措施,抓好执行落实。他强调,做工作首先要谋篇布局,然后要一个战役一个战役地打,有“钉钉子”精神;当然也不是零敲碎打地抓、布置一项抓一项,而是要“并联”起来,分头推进,整体落实。 [详细]
谢力群:2002年11月下旬,习书记任省委书记没多久,就来丽水调研,我当时在丽水当市长。丽水是浙江省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但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习书记有过在偏远山区宁德主政的经历,所以他始终对山区有一种情结,也可以说是“老少边穷”情结。我想,他之所以刚当省委书记就来我们丽水调研,与他的这种情结有一定关系。 [详细]
刘亭:我深刻感到,无论是抓生态省建设还是抓循环经济发展,习书记始终把锲而不舍地重视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在浙江工作的一个重点。这关乎一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管全局管长远的,因而他对浙江的贡献非常大。对于我们这么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坚持加快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同步做到转型发展。而转型发展说到底,一方面是早就说过的“由粗放转向集约”,还有一方面就是习书记“两山”理念所体现的“由黑色转向绿色”。 [详细]
郭剑彪: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舟山考察,他深情地说:“我喜欢海边,喜欢海岛,尤其喜欢舟山。”我理解,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海洋经济”,正是基于丰富的地方工作实践,尤其是在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探索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展现了他的战略远见和全球视野。 [详细]
顾益康:习近平同志对“三农”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他曾在陕北农村插队落户7年,当过农民,当过村支书,又在华北平原的农业县当过主要领导,主政过福建的贫困地区宁德,当福建省委副书记时分管过农业。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时坚持一把手亲自抓“三农”工作,这些经历,使他与“三农”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三农”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对“三农”问题有着深入的思考。 [详细]
胡坚:2004年12月26日,习书记专程到瑞安看望基层干部,调研基层党组织建设。在随后召开的基层干部座谈会上,习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可以说是全世界最重视基层的党。当年,毛泽东同志领导秋收起义在三湾进行改编时,首创‘支部建在连上’。从那时起,我们党不仅确立了党指挥枪的重要原则,也确立了基层组织建设的组织制度。”那次座谈会,他强调了三句话:执政重在基层、工作倾斜基层、关爱传给基层。他是带着感情阐发这三句话的,让大家深受鼓舞和感动。 [详细]
沈雪生:习书记到浙江省委工作后,要求省委办公厅进一步拓宽督查渠道,强化督查职能。从那以后,省委将省委办公厅督查室的主要任务确定为:负责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重点工作、重要事项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负责办理中央、省委书记的批示件、交办件,负责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概括地说,就是进行决策督查、专项查办、督查调研。 [详细]
胡庆国:习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他说,讲政治,就是要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共发一个声音,各项工作都要围绕一个主旋律、一个中心来进行。在实际工作中,省委和各级党委都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自觉防止和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的干扰。他指出,必须加强省委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这是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需要,是确保浙江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需要。党委如果不抓经济工作,就不是总揽全局的党委。 [详细]
郭占恒:习书记在浙江的领导实践是方方面面的,具有全面性、开创性、引领性,对浙江的发展具有全面、深刻和长远的影响。我把习书记在浙江的领导工作特点概括为“四句话”:一是战略谋划的全面性;二是调查研究的深入性;三是狠抓落实的持久性;四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方向性。 [详细]
孙光明:10多年过去了,我清楚地记得,习书记当年在浙江做了很多务实的工作,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实事。其中,他率领导干部赴基层下访,主动为群众解决问题,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详细]
钱坤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同志这句朴实的、接地气又富含哲理的话,在今天已经成为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抓生态文明建设的座右铭。 [详细]
陈新华:习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把淳安县作为他的基层工作联系点,7次到淳安视察调研,面对面帮助基层解决难题,手把手指导我们基层干部干好工作,我们感到非常荣幸。离开浙江后他又多次给淳安县下姜村写信或回信,这份深厚的感情,让淳安百姓念念不忘。 [详细]
童云芳:一直以来,习书记对国有企业的发展都非常重视。在浙江主持工作期间,他对我们杭钢集团公司的转型、升级、重组付出了很多心血。 [详细]
徐冠巨:习书记在浙江工作时,的确很关心关注民营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先发优势,习书记提出的“八八战略”第一条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详细]
南存辉:习书记大力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是有口皆碑的。在浙江工作期间,他多次莅临正泰集团视察指导。他对正泰、对我个人的关怀鼓励,言犹在耳,历历在目。 [详细]
郑九万:习书记作为一个省委书记,每天数不清的事情,还能一直想着我这个老农民,让我非常感动。 [详细]
姜银祥:习书记联系下姜村4年多时间,可以说走遍了下姜村的山山水水、乡间小路。他走访农户、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访贫问苦,与老百姓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 [详细]
陈忠武:习书记说,武义县一年前在后陈村进行试点,摸索出这么个办法,我看有其必然性,困难多、问题多和矛盾多的地方会先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详细]
陈富田:习书记每一次到我们翠苑小区来,都是那么亲切、亲和,平易近人。尽管接触时间不多,但他留给我们基层党员干部的印象都非常深刻。 [详细]